段其機沉默了許久才開口問道,段奇峰畢竟是跟琉球軍交過手的,他對琉球軍的感官最為直接,能正確的評價出對方戰力。
段奇峰早就知道自己的兄長會如此問,在回來的路上他就有了計較,也對比了兩方的差距。
但是他至今都不知道秦凌雲到底以什麼手段讓那十萬人消失的,於是開口說道:
“我大理如今可用之兵只剩十餘萬,都處於邊境之上,若是全數調回,吐蕃、勃固等國必然趁虛而入,屆時就不止要面對琉球的秦凌雲,還要面對周邊的虎狼撕咬。誠然如此可以驅虎吞狼,讓他們幾方去互相攻伐,我們只需固守大理城。但這樣一來,大理將會遍地烽煙,即便最後拿回來,乾朝可也在一旁當漁翁,最後的結果必然還是亡國滅族。
而且琉球軍中有一物,臣在之前的摺子上已經訴說了其威力,可在離開秀山郡之前,秦凌雲當著我的面,用那物事直接將一座山頭給炸沒了。
大理城,守不住!”
沒錯,大理城此刻在段奇峰的眼中,面對秦凌雲帶領的琉球軍,一分的勝算都沒有。
段其機仰頭閉上了雙眼,久久不語。
他相信自己的這位親弟弟不會騙他,也不會因為戰敗了就找藉口推脫故意誇大琉球軍的強大。
兄弟兩幾十年的相處,對其品性還是很瞭解的。
若非為了回來勸說自己,他可能已經殉城了。他之所以趕回來,就是不想自己因為一念之差葬送了整個宗族。
琉球軍的強大與秦凌雲的詭詐早已天下聞名,並不需要段奇峰再來複述。
他之所以跟自己說這些,那是因為,大理亡國已經成了必然之事。
若是在這個前提下,能保住段氏一族,那麼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將來到地底見到祖宗時,也能說一聲保全了血脈延續。
兄弟兩在宮中商談了一天一夜,第二日段其機就召集了所有的王公貴族進宮。
當其他人見到段奇峰時,驚訝的同時,內心之中的恐懼迅速蔓延了全身。他們都知道段奇峰此時出現在這裡意味著什麼。
而後,一隊使者快馬加鞭的從大理城出發,朝著秀山郡飛馳而去。
他們帶著的,是段其機親手書寫的投降國書。
大理,降了。
秦凌雲收到投降國書後,立即帶著琉球軍開拔,並傳訊琉球,讓早就準備好的一眾官員即可出發前往大理。
他不怕大理耍詐,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浮雲。
而且此時的大理已經調不出大量的兵力來阻擋琉球軍了,除非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願意讓吐蕃等國和琉球一起瓜分大理。
但吐蕃與大理素來矛盾已經,屬於世仇,大理王只要不是瘋子,絕不會讓吐蕃佔便宜。
比起吐蕃,他給出的條件實在是太優厚了。
這也是他為什麼讓段奇峰迴去,他起到的作用絕對是巨大的。
恩,這個段王爺不錯,可以考慮之後讓他繼續領兵,若非遇到自己和琉球軍,估計這會大理還在堅守之中。
帶著這種想法,秦凌雲進入了大理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