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司法、稅政,全部由歸化城的漢官管理。”
“五、朕保留俄木布的順義王頭銜,僅此而已。”
其實還有更加歹毒的,例如誘導、逼迫蒙古人出家為僧。
不過崇禎並不打算那樣做了,儒學如果能普及下去,已經能很好維持當地秩序。
再說了,火器時代,遊牧民族多想點娛樂節目就挺好的。
現在已經開啟了科技代差模式,根本不需要像韃清那樣。
不聽話就用司法,司法管不了,就用軍隊。
反正用大義去碾壓,才能威懾四方。
“六、所有王公貴族的子女,都必須學儒學,這是必修課。”
“你按照朕的這些意思,擬定一份文件,給俄木布,他答應,朕就接受他的投降,他不答應,朕就繼續殺。”
實際上,繼續殺肯定是洩憤加爽。
但是那並不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什麼?
是拉攏、威懾整個漠南蒙古,堵住皇太極西進聯合漠南蒙古的戰略。
歸化城的勝利,不過是一場戰術上的勝利而已。
戰術上的勝利,並不能決定戰略上的勝利。
但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加快戰略勝利的步伐。
所謂的利用好,絕不是殺光。
如果殺光,就會斷了鄂爾多斯部、喀喇沁部等漠南各部與大明合作的後路。
例如皇太極只需要稍微挑撥一下,各部必然會非常恐慌,既然得罪了大明是滅族,不如去投奔瀋陽吧。
不僅僅漠南各部會這麼想,林丹汗也會這麼想。
所以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博弈,不是簡單的幫派火拼那一套。
但有一點一定是必須去做的,就是對漠南蒙古動刀子,且就是要殺到河水斷流。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
必須動用武力,他們才能乖乖地配合,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麼,哪些該做,哪些連想都不能想。
劉策領了皇帝的命令後,便出關向歸化城去了。
草原的事情這樣就結束了?
當然沒有,這才是開始啊!
殺完雞後,你得叫一批猴子過來圍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