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早就吩咐了下去,一旦來到虎牢關,軍中的五百名暗衛立刻使用節雲梯登上城牆,而其餘計程車兵在暗衛登上牆頭引起混亂之後使用雲梯緊跟其上,趁亂開啟城門,一擁而入,徹底的佔據虎牢關。這個過程就需要一個“快”字。否則一旦對方扛住了第一波,那麼王傑就絕不可能短時間破關了。
暗衛距離虎牢關只有百米的時候,已經從馬上跳了下來,這些暗衛都是些幾乎沒有思想的人,也就是靠著楚雲的命令和身體的殘餘身體反應行事,這幾百人都是能夠自由騎馬的,大明上萬暗衛也就是兩三千人還依靠身體本能騎馬,他們被分配到大明八十萬軍隊之中,每個軍也就是幾十個人,他們是要保衛那些品極高的將領的安全,現在楚雲一次就給了王傑五百人,可見楚雲對這一次攻勢的看重。
他們三個人一組扛著節雲梯準備了起來,這些暗衛雖然腦子不行,但是身體素質遠高於常人,每一個都有一千斤以上的力氣,扛著節雲梯如同玩具一樣,畢竟他們可都是人境七層的武者。當然他們比起仙武大陸的人境七層差遠了,仙武大陸的人境七層武者力氣怎麼也有五千斤以上。
“進攻。”王傑看著暗衛準備好了,立刻開始發動,五百暗衛扛著節雲梯快速前進,後來計程車兵扛著雲梯就有序的準備著。
五百暗衛呼呼啦啦的跑到了城下,但是卻沒有遭受到一點的攻擊,王傑鄒著眉頭,這不對啊,虎牢關上的守軍為什麼不放箭抵擋?就在暗衛跑到虎牢關之下的時候,虎牢關城門突然被開啟了,王傑心裡咯噔一下,難道有埋伏?
“快,叫他們回來,快。”王傑立刻吩咐道,沒有自己的吩咐,這些暗衛就跟木頭樁子一樣,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會往裡跳。
就在這個時候,虎牢關裡出來了幾個騎兵,他們舉著白旗走了過來,領頭的哪一個看起來滿臉喜色。
“王將軍是你嘛?在下監察司梁坤,奉命獻關。”王傑叫人扶起梁坤,心裡大喜,他也沒想到監察司竟然這麼給力,省下了自己更多的時間,自己就能有更多時間接手關防,迎接大趙狂風暴雨一樣的反擊。在出兵之前,楚雲告訴王傑監察司會幫助他們奪關的,本來以為監察司只是提供訊息呢,沒想到竟然直接獻關,真是出乎意外。
“梁兄弟辛苦了,我會在程楊面前給你美言的,這一次你立下了大功。”王傑說完,梁坤大喜。
“將軍,請立刻率領大軍進入虎牢關,我只是副將,而主將還在關內,我害怕會出現意外。”梁坤說完,王傑點了點頭,但是也沒有貿然進入,他一個副將帶著兩萬人先行進入,把城門徹底佔據,才指揮大軍一擁而入。
五萬守軍基本上沒有反抗便成了俘虜,這種情況在戰爭中真的很少見。說實話大趙的虎牢關守軍都沒搞明白出了什麼事,任博被抓的時候還沒清醒呢,他跟虎牢關的那些被俘虜的將領一起扔在了大牢裡,估計這老小子要倒黴了,那些將領都對這個主將恨之入骨。
虎牢關這麼一個雄關,又有五萬大軍守衛,絕不可能這麼輕易就被攻破的,而最大的罪人顯然就是任博,那些中高層將領恨不得殺了他,能有好果子吃才怪。
王傑進了關之後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既要處理好俘虜,也要帶人熟悉虎牢關,還要派人去迎接魯忠的大軍,另外還要派人通知崔悔和他手下的十萬人返回虎牢關。總之事情非常的繁雜。
魯忠也沒想到王傑竟然一天都沒用就破了這虎牢關,但是他卻沒有嫉妒,畢竟他都快六十歲了,王傑是故人之後,就像是他的子侄一樣,他心裡只有高興。他進入虎牢關跟王傑見了一面,然後帶著所有俘虜返回洛陽,畢竟虎牢關馬上就要面臨大戰,這麼多俘虜在這裡並不安全。而且魯忠承諾會給他運送糧草和守城器械過來,王傑也很尊敬魯忠,把自己態度放得很低。
魯忠帶著俘虜走後,王傑又忙碌了起來,他並不知道自己派出去阻攔大趙援軍的十萬下屬已經跟大趙軍短兵相接了起來。但是即便是知道也不在乎,畢竟他本來就是存了犧牲這十萬人給自己爭取時間的心思。現在他已經下達了命令讓他們回來,能全員回來固然好,就算是出了意外,他也不會輕易除去救援,因為守住虎牢關才是第一要務。
李農此人十分的有才華,要不然歷史上在他投靠冉閔之後,短短時間就幫助冉閔掌控了大趙國,不過很可惜歷史上李農因為功高蓋主被冉閔殺害,冉閔沒有了李農這位頂尖謀主,就算是神威蓋世也阻擋不了失敗,以至於冉魏短短時間就滅亡了。由此可見李農的本事,不過有的時候幫著別人出主意和自己親自帶兵可不是一回事情。李農的確帶過兵,不過只是名義上帶過,但是沒有親自指揮過部隊。這一次的軍隊基本上是副手麻球指揮著,而李農只是拿個主意而已。
李農帶領十五萬大軍準備進入虎牢關,這是在為大趙奪回虎牢關的戰事做準備。這十五萬人中有十萬騎兵,其中大半都是羯族鐵騎,其中更有被石弘賜名為“於菟軍”的大趙頂尖騎兵,他們一共兩萬人,渾身披甲,全部裝備二石之上強弓勁弩,以騎射聞名大趙。別以為二石強弓很輕,能夠在馬背上輕而易舉的拉動二石弓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能拉開的不能再馬上射,能騎馬的又拉不開。就是整個大明也沒有幾萬人能夠做到,這些人已經是各軍的頂尖士兵了,更何況大趙可是把這些人湊在了一起,可見這一支軍隊的實力。
當李農和麻球得到虎牢關背後出現了大明軍之後立刻嚇了一跳,他們實在沒有想到大明軍怎麼會無聲無息的做到的。這個時代的人還是低估了監察司這個機構,監察司早就把整個河內郡滲透了,因此河內郡這麼快陷落,大明軍才能這麼迅速的來到虎牢關背後。
雖然李農和麻球想不明白,但是也不妨礙他們迅速支援虎牢關的決定,兩個人都知道虎牢關對於大趙代表了什麼,這是洛陽的門戶,何嘗不是大趙的門戶,一旦虎牢關陷落,那麼大趙的翼州也將失去屏障。大趙的國都鄴城也很可能隨時遇到危險。
李農命令麻球帶領步兵隨後趕來,而他則要帶領十萬鐵騎先一步行動支援虎牢關。這一加速行動,正好就遇到了接到命令已經撤退的崔悔大軍,崔悔大軍以步兵為主,因此速度並不快,他們已經撤退了三天時間,不過還是距離虎牢關有幾十裡的路程,沒想到這個時候大趙的追兵竟然到了,這讓崔悔有些措手不及。想要從新構建陣地是不可能了,而沒有陣地,步兵遇到騎兵只能等死。
“監察司的人為什麼不通知我們?”崔悔勃然大怒,按說監察司應該早早探查到了訊息,但是卻沒有通知,這讓崔悔大軍幾乎就是毫無防禦的暴露在對方的騎兵的刀鋒之下。其實這還真的不怪監察司,他們早就把情報上報給了王傑,但是王傑卻自有打算,這件事就被隱瞞了下來。
李農怎麼可能放過這一次機會,他立刻加速,爭取儘快來到大明的陣前。而崔悔卻立刻停了下來,崔悔知道步兵是怎麼也不可能快過騎兵的,畢竟他們距離虎牢關還有幾十裡,如果繼續逃跑,一旦被騎兵追上,那麼迎接他的就是一場無可阻擋的潰敗。除了三萬騎兵可能逃走,其餘的七萬步兵必死無疑。如果自己把七萬步兵丟了,那麼在大明軍中就再也沒有立足之地了。這將會是大明的恥辱,而自己就算是陛下不怪罪,也沒臉當大明的太子了。想想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母親,崔悔一咬牙就準備硬抗大趙騎兵,他一面向王傑求援,一方面安排戰陣。
崔悔的大軍沒有防禦工事,因此只能結成了戰陣抗衡大趙的騎兵。因為主帥王傑追求速度,很多武器都沒有帶過來,比如說大明赫赫有名的巨盾和長槍,這可是專門破騎兵的神器,而陌刀兵只有鐵血禁衛軍才有,崔悔只能依靠為數不多的爆火箭、弩箭和標槍對抗大趙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