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
演播廳。
葉青跟向前進在那兒聊著天。
“燈光效果,有專業的人去做,我只是提出一個建議,嚮導你也不用什麼都問我,按照自己的方法的做起來就是。但是,華麗是必須的,因為舞臺細節不一樣,燈光必須做的比好聲音更加華麗!”
“這節目跟《我是歌手》差不多,注重的是專業性和競技性,賣點和好聲音不同,舞臺就是他們唯一展示自己的地方,所以,必須要做到最好。”
葉青侃侃而談。
向前進聽得點頭。
以前或許還有些不理解葉青的意思,就覺得燈光差不多就行,畢竟舞臺再好看,人和節目內容才是重點。
可是經過好聲音之後,他完全不這麼想了。
當初做出策劃之後,葉青也沒跟向前進詳說。
後來向前進來了這邊,就更沒機會了。
現在葉青也得把節目一些細節給向前進談一談。
節目的名字還沒對外公佈,可是看過策劃的人,早就知道了。
到這裡,肯定明擺著的。
在地球上,歌唱類綜藝節目裡面,當前最紅火的,除了《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以外,還有啥?
肯定就只有《蒙面歌王》了。
當然,說的是韓國版的《蒙面歌王》。
因為水土不服的緣故,這檔殿堂級的綜藝節目,在中國的成績,遠沒有同等級的《我是歌手》亮眼。
這也是沒辦法。
國內火不起來,不是更改節目賽制的問題,而是大環境如此。
在韓國那邊,幾乎每天都有歌手出道,每天都有歌手被遺忘。
大量的歌手資源可以使用,所以能夠一直不重複的請一些歌手。
可是中國就不一樣。
第一是歌手資源沒那麼多,根本沒辦法做到每個星期一期,每一期都有優秀的八位選手,只能夠更改節目內容。
第二就是國內綜藝節目的環境。
有大牌,收視率就高。
沒大牌,沒人看。
蒙面歌王就尷尬了。
請大牌吧,大牌的聲音辨識度很高的,粉絲一聽就聽出來了。
要是不請大牌,收視率怎麼保證?
沒辦法,最後只能向市場妥協。
聽出來就聽出來吧,一直裝瘋賣傻又咋地,有收視率就行了。
所以,國內的蒙面歌王出來後,直接就被整的水土不服,不溫不火的,完全沒有了在韓國那種現象級綜藝的感覺。
甚至第二期的時候,節目內容再次變更,名字叫做《蒙面唱將猜猜猜》,算是面目全非,脫胎換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