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阿蘭激戰,無暇去看是誰來了的艾倫,無奈之下,只好借用眼角的餘光循著聲音望向對方。
儘管眼角的餘光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艾倫還是仍舊清楚地從對方的鎧甲樣式上,辨認出對方的身份。
不是佈列顛尼雅帝國軍隊的鎧甲……是我們鐵甲聖騎兵的人!
而且人數還不止一人,大概有七、八名鐵甲聖騎兵的樣子。
“怎麼回事?!”
艾倫大聲詢問道。
“敵軍的增援部隊到來了!全是弩手!正對我們鐵甲聖騎兵發起著猛烈的攻擊,已經有數百名騎兵陣亡了!”
“什麼?!”
......
此時,另一邊。
第10軍的1000名弩手,結成了整齊的3條佇列,對著在第7軍方陣中肆意衝殺的鐵甲聖騎兵們掃射著。
而在這3條弓兵佇列的最後面,蘇誠神色漠然地揮舞著令旗指揮著弓兵們。
這3條佇列的弩手們都不是同時發弩,這三條佇列都是輪流發射:一列發射時二列準備,三列踏弦上弩矢,一列射罷後穿越二列的空隙到最後列,二列上前發射,三列補到原先二列的位置,如此遞進發射,保證箭雨不歇。
這也是最常用的弩兵戰術——三段擊,也叫三段式射擊。
密集的箭雨從弩兵們的佇列中潑灑而出,在晴朗的白天中宛如蝗群掠過,雖然鐵甲聖騎兵們身上都穿著了輕甲,但是輕甲的防護力在弩的面前,跟一張稍微厚一些的白紙沒有什麼兩樣,因此越來越多的鐵甲聖騎兵被射倒,紛紛連人帶馬哀號著倒地,道道血箭激射而起,一些血箭甚至射得宛如人一般高。
只不過,弩手們射出的箭矢在射穿了鐵甲聖騎兵們的身體的同時,也射穿了不少第7軍士兵的身體。
不少第7軍計程車兵按著被弩矢射中的地方,倒在地上哀嚎著、翻滾著。
更有不少第7軍計程車兵直接被擊斃,連一聲哀嚎都說不出來。
望著那些被射死的第7軍計程車兵,蘇誠的眼中閃過了一絲不忍。
但是,蘇誠很快又將眼裡閃過的這絲不忍給抹去了。
現在第7軍的方陣已經完全亂掉了,不管到哪裡都能看到第7軍士兵的身影,完全沒有辦法在避開第7軍士兵的同時,再射中鐵甲聖騎兵。
但若是不快點阻止鐵甲聖騎兵們的屠殺的話,將會有更多的人死去,情況將會變得更加糟糕,因此蘇誠毅然決然地朝弩手們下令:給我直接放箭!不要管在射程範圍內有沒有我們計程車兵,直接對著有鐵甲聖騎兵們的地方射就是了!
越來越多的鐵甲聖騎兵們被射倒了。有些鐵甲聖騎兵們終於反應了過來,開始策馬朝著蘇誠的弩手佇列們衝來。
但是,不論是在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對付騎兵最好的手段,永遠都是使用遠端兵器。
在熱兵器時代,是使用火槍,而在冷兵器時代,那便是使用弓和弩——尤其是弩。
在密集的箭雨前,除非騎兵那一邊是有著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否則根本就衝不過去。
鐵甲聖騎兵只有4000人,而蘇誠帶來的弩手們有1000人,在數量上根本達不到壓倒性的優勢。
再加上,鐵甲聖騎兵們從伏河的東岸渡到西岸,然後又迂迴到佈列顛尼雅帝國軍的側面,接著再開始衝殺。
就算人不累,馬也累了。
在人馬俱疲的情況下,這4000人的鐵甲聖騎兵們根本就衝不到蘇誠的弩手們的跟前,只能一個接一個地被射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