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方滿意解開謎底說:“答案很簡單,就在甘總身上,還記得94年初的分紅會議嗎?”
甘笛印象深刻,當時和補貼系統較真,分紅一分錢沒拿到,都被溫成軍拿走建設鄉村。當時二姐畢曉筠來到公司化緣蓄電池專案。
他突然臉色僵住,難道蓄電池專案有突破?
“蓄電池!”
丁自明突然想到極地公司的研究專案之一,他記得當時很奇怪,甘總替畢曉筠尋求支援,當時不理解一家紡織企業為什麼研究電池,現在看來是甘總長期佈局。
“甘總,您當時就想到收購腳踏車廠?”
甘笛突然感覺到自己手裡的羊肉串不香了,他抱有一絲幻想問:“蓄電池和腳踏車有關係?”
“只要是蓄電池能夠持續放電,續航達標,加裝電機,可以提升腳踏車速度,節省人力。”丁自明想起當時情形,“我忘記了,畢曉筠和公司聯絡,已經初步有成果,大家沒當回事。”
“我現在明白了,八個月之前就想到截胡蓄電池專利,一直在提保持腳踏車生產作為主業,要搞創新。飛來、飛來,這是讓飛來做電動腳踏車。”丁自明藉著酒勁興奮大叫,抱著杜元方,總算是找到突破口。
甘笛:“?”
二姐的科研搞成功了?
蓄電池加電機,他想起來了,曾幾何時,2000年左右流行一段腳踏車改裝風,人騎著車,雙腿掛在架子上,腳蹬子不停在電池放電下轉動,好像飆車一般。
怎麼突然和歷史程序一致?
他突然想起,沒有穩定蓄電池,電動腳踏車是很難突破,等於是把飛來從傳統腳踏車行業轉向到一片藍海,還是自帶專利,二姐啊,你坑弟弟啊作繭自縛啊。
早知道收購酒廠也不要腳踏車廠,誰記得二姐的蓄電池專案啊,元方太離譜了,這種小事都記得。
甘笛欲哭無淚,說到底蓄電池專案當時是自己批准的,怪我唄。
“飛來牌電動車,就想極地人保暖內衣一樣,掌握定價權,我們想高階、中端、平價都沒問題。”
“甘總永遠做概念創新者。”
難怪他一定要求收購腳踏車廠,不是心血來潮,在極地人成功後他就佈局完成,之間期間跨度一個飛流飲料標王之爭。
“怪不得甘總不說話,原來是我悟性太差。”丁自明又笑又鬧。
毛彪:“我們三個人的經驗比不上甘總的佈局,創新要早下手。”
“為了甘總,乾杯。”
甘笛表情僵硬端杯喝了一口,啤酒果然很苦澀,必須回去告訴二姐,加大力度研究,晚一點研究成功。
讓我羊毛保留些日子,千萬不能盈利啊。
“一定要注意,蓄電池放電的標準,還有腳踏車的速度問題,不能成為城市的馬路殺手,這種交通工具不像摩托,悄然無聲,一定在出廠時將速度降到穩定才行。”
堵不如疏,甘笛只好將後世的一些經驗告知,同時如果沒有速度優勢,其他民營企業肯定會野蠻生產,佔據市場。
“好的,甘總,我會好好研究。”丁自明越喝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