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萬的流民開墾出無數良田,預計今年秋收之後常山郡的糧食夠吃5年,還可支援潘勝10萬大軍拿南征北伐3年。
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人多力量大,180多萬人就是30多萬戶,按照律法每戶每年要出男丁一名服勞役一個月。潘勝分出一半人修路搭橋、開水渠,大搞基建。
如今常山郡縣與縣之間都修建好了寬10米的郡道,縣城下鄉鎮之間修好5米寬的縣道,有些富裕的村之間都修了3米寬的鄉道。水泥廠量產,3成郡道都鋪上水泥。剩下的7成鋪上看碎石子,計劃年底前都鋪上水泥。以精鋼製出的鋼筋為骨,水泥為肉,搭建大橋,將常山郡的交通線徹底打通。
以前從常山郡北部到最南部騎快馬需要5天。因為路況很差,地面坑坑窪窪,遇到大雨就水坑遍佈,路面泥濘,行進很慢;遇到河流要麼繞行,要麼在渡口等船,耗時不說,遇到風浪搞不好還會翻船餵魚。走走停停,5天通南北已是極限。
現在由北到南快馬只需要一天半,效率提高了300%。因為3成郡道鋪上了水泥,沒鋪上的也平整擴寬的路面、並鋪上了碎石頭子,路邊修建水渠,即使是雨天也不影響通行。大型橋樑更是使通行不用等船,安全不說,還可以使大量人馬車輛短時間內穿梭河岸兩邊。
剩下的一半男丁與新入常山郡的30萬流民一起修建真定縣內的那座新城——大興城。
大興城的兩面城牆已經修好,護城河直通嘑水,可以將建築材料直接水運到城邊。城內的道路和府衙也已修建好,部分廠房也建了一半。
元氏縣的鋼鐵廠產精鋼20噸,一半供給了大興城建設工程,一半製作兵器鎧甲。
現如今常山郡路況好了,水路交通便利,治安又好,前來經商的車隊絡繹不絕。
商業上也有所突破。
潘勝麾下的重工企業元氏縣鋼鐵廠、希望水泥廠已實現大規模產出。可喜的是在潘勝的指揮引導下水泥廠還生產出了玻璃和瓷磚,雖然技術還不成熟,但也是劃時代的壯舉。
輕工企業也是日進斗金。凡士林透過代理制度在銷售遍及整個大漢,今年的代理權競拍又為潘勝帶來1000多萬錢的收入,有趣的是拿下長安代理權的還是黎掌櫃和趙掌櫃二人。去年他倆靠著凡士林賺了三四百萬錢,今年他們直接報價150萬錢競標,成為“標王”。凡士林提供給代理商和零售賺的錢也達到驚人的6000多萬錢。如今夏季又到了,米雪冰城冷飲店開遍冀北三郡,擁有分店30多家,每月可賺100多萬錢,小小買賣竟有如此能量。美的傢俱、二鍋頭的生意也能掙錢,但沒有前二者這麼多。
軍事上取得很大進展。
根據潘勝的圖紙,軍匠製造出了鎖子甲、明光甲、歐洲騎士重甲、朴刀、唐刀、騎士劍等諸多裝備。潘勝是21世紀軍工廠秘書,但文科出生,雖然看過很多講解古代的影視,但終究只是紙上功夫厲害,因此大多數裝備的技術難點都是軍匠們攻克的。
潘勝從120萬流民中挑選出9000精壯漢子組建3個獨立團。
給3000人裝備明光甲和唐刀,配上重金買來的3000匹西域大宛馬,組成一個重灌備騎兵團,編制獨立1團,簡稱重騎團。
給3000個1米8以上的漢子裝備鎖子甲和朴刀,組成一個重灌步兵團,編制為獨立2團,又名朴刀團。
剩下的3000人組成一個混成團,編制為獨立3團。其中1000人裝備騎士重甲、騎士長劍,配上漠北大馬,組成1個騎士營;其餘的2000人組成2個鐵浮圖營。鐵浮圖營四人一組,每組配備駟馬戰車一輛,車身外圈刀刃林立,4匹戰馬披甲,一個甲士持短刀負責趕車,兩個持長戟士近戰,一個弓弩手遠端攻擊,車上配備盾牌、石頭等武器。
授趙雲上校軍銜,擔任獨立1團團長,統領3000重甲騎兵。
洛北軍高階參謀士徽上校平級調動,擔任獨立2團上校團長;鄧澤長子鄧恆潛伏長安蒐集情報有功,晉升中校軍銜,擔任獨2團參謀長。
欒城縣代縣令上尉潘小乙,維護地方治安有功,晉升中校軍銜,改任獨立3團團長,統領2營騎士、4營鐵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