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放箭!”
“啊!”
廝殺慘叫聲不覺於耳朵,空氣中瀰漫著血肉味,一縷縷黑煙扶搖直上。
......
三天後,虎牢關依然在董卓手中。
憑著地理優勢,十八萬董軍硬是把關東聯軍擋在關前。
城頭女牆破敗,青石被鮮血染成黑紅色。
城外墳頭林立,枯木都被砍光都沒做夠陣亡將士的棺槨。
雙方疲憊不堪,瀕臨崩潰!
......
這日深夜,虎牢關衙門後堂之中。
董卓背靠屏風跪坐,脖子上一個帶血牙印,面色陰沉,眸子中怒火閃爍。
李儒靜靜站在一旁,一臉狡黠。
一把帶血的寶劍被扔在不遠處的柱子邊,柱子後面橫著幾個婢女的屍體。有的被麻布反綁雙手,有的嘴中塞著絲巾,有的雙腿被扭轉了180度,有的脖子斷了耷拉著,但每個都臉頰淤紅腫脹,衣不蔽體,滿身抓痕。
“文優,本相看這虎牢關是守不住了,你有什麼計策?”董卓摸著脖子,滿臉期待地看著李儒。
“相國,溫侯受重傷大敗難以再戰,山東賊兵連續攻城致我大軍死傷無數,我將士疲憊,無心再戰。不如我們帶領兵馬回洛陽,帶著皇帝小子遷都長安!”李儒摸著下巴,走了幾步,緩緩說道。
“什麼?要放棄繁華洛陽!”董卓猛地站起,臉色更沉。
“相國!我的好相國大人喲,我們只是換個地方成就大業而已!近日,街上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西頭一個漢乃是應高祖興旺發達於西都長安,傳了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是應光武帝興旺發達於東都洛陽,也傳了十二帝。天運合會,相國遷都回長安,不僅可保安全,還可承天受命,建萬世功業!”
李儒走了幾步,又說:“長安關中,左邊有餚關、函谷關,後面又是我們西涼,我們有兵有糧有地利,鎖住餚函谷,諸侯怎麼也打不進來!而守不住虎牢關,洛陽無險可守!不遷都,我們必死無疑!”
“哦!有道理!有道理!就依此計而行!”董卓大喜,狠拍大腿一下,猥瑣點頭。
所謂的童謠是李儒瞎編的,這幾天李儒一直陪董卓在虎牢關抵禦山東聯軍,哪裡去過洛陽,怎麼可能聽聞洛陽街上的童謠!再說,董卓為監控朝臣,耳目遍佈洛陽,真的有這樣的童謠出現在洛陽的話他會第一個知道,而不是現在從李儒口中聽到。
董卓也有所懷疑,不過他早想撤軍西遷過都城,既然有人說出給個臺階下,也就立馬接住,不再深究,該糊塗就得糊塗。
去年,他剛到洛陽都能想到讓兵馬來回出入城門,營造人馬眾多的假象,震懾住百官和諸侯,引來諸多散兵遊勇投靠,怎麼可能輕易被欺騙。平時裝出一副大老粗的憨憨樣子,只是欺騙世人吧了!能一步步坐上相國的位置怎麼可能是個憨憨。
李儒也是有私心的。他是長安附近左馮翊的人,整個家族都在司隸,將國都遷回西安,不僅可以藉助家族勢力爬得更高,也可以更好安排族中人進朝廷辦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實施“李代桃僵”之計!
突然,一陣喊殺聲從關隘那邊傳來,鼓聲響起。
董卓、李儒二人一驚,心想這響聲怎麼這麼大,怎麼回事?山東聯軍從來沒有過晚上攻打關隘呀!
“咚咚咚!義父!有奸細開啟了關門,山東賊兵殺進來啦!”
清冷的嗓音從門外飄入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