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鋪滿校道的粉白色落櫻,多崎司踏入私立北川學園。
一進校門,迎面便是一棵高大的櫸樹,樹齡少說也有一百年。站在樹底下仰頭一看,會覺得連天空都被綠葉遮蔽了起來。
過了櫸樹,是一段栽滿了櫻花的校道,穿過校道,便學校的校舍。校舍是建立在一個視野良好的高臺上,站在校舍的樓頂上,可以看到遠處東京灣的海岸線。
說起來,校舍的排列也有些奇怪。
一棟普通教學樓、一棟專科教學樓、一棟社團大樓、一棟綜合大樓,四棟大樓像漢字‘口’一樣排列在一起。
處於每個直角上的大樓,都有空中走廊與另外兩棟相鄰的大樓連結在一起,被四邊形校舍圍在中間的空地,便是廣大現充的聖地——中庭。
在校舍的左側,是一個棒球與足球兩用的操場,旁邊還有六個網球場。操場的兩端,分別是一個游泳館和體育館,體育館裡有籃球場和排球場。
光從盡善盡美的設施來看,就知道這學校有多不簡單了。
私立北川學園,全日本最好的私立高中,成立於1870年,屬於明治維新時期的產物。
這裡有頂尖的教學設施,同時也有雄厚的師資儲備,生源的質量也非常優質,學費也就理所當然地貴得離譜。
三年下來,需要繳納的總學費高達800萬円。
有多誇張?
舉個栗子,一般的國立高中學費,第一年的學費100萬円左右,往後兩年是7080萬円。一般的私立高中,第一年的學費150萬円左右,往後兩年差不多是100萬円。
昂貴的學費,還有同樣昂貴的各種課外活動花費,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承擔得起的。
在這裡就讀的大部分學生,可以用《海邊的卡夫卡》裡的一句話概括:裡面幾乎全是上流家庭或有錢人家的子女。只要不出大格,就能直接升入大學。他們個個牙齒整齊、衣著乾淨、說話無聊。
當然了,為了照顧升學率,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所謂的社會是公平的。學校提供了一些特招名額,每年都會招收10%左右成績頂尖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減免他們一半的學費,並提供大量獎學金。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私立北川學園的學生大概分為四個階級。
一:像棲川唯那種,特別有錢有背景的。
二:一般有錢有背景的。
三:沒錢沒背景但成績頂尖的。
四:像多崎司這種,大家族的邊緣人,沒錢沒背景而且成績也一般的。
莫名其妙就活成了食物鏈底層......
在鞋櫃前換室內鞋時,多崎司暗暗熱血了一把。
那些都是過去完成時了,將來進行時的話,一定是翻身打...話說將來進行時的語法句式是什麼來著?
肯定句的句式是:主語+ sl/will + be +現在分詞+其他。
又鞏固了一個知識點,多崎司心情很不錯。走在通往教室的架空長廊上,四月末明媚而溫柔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熠熠生輝。
身邊穿著相同制服的同學走走停停,他是企業社長的兒子;她是國會議員的千金;那個小胖子好像收到了東大的舉薦信;而我昨晚才喝了雞的洗澡水。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