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天狼星的事,鄧布利多和福吉的出發點不同,兩個人的想法自然不會統一。
鄧布利多的出發點就是翻案,還小天狼星一個清白。他不能讓無辜的人一直頂著殺人犯的名頭活著,一輩子被魔法部通緝、被攝魂怪追殺。
說得陰謀論一些,就是鄧布利多需要借用小天狼星來收買人心。人家小天狼星當初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鄧布利多抵抗伏地魔,你總不能讓人家流血又流淚吧?
有些類似於千金買馬骨。鄧布利多如此幫助小天狼星,其他人還不是更加忠心耿耿。當然這也只是猜測,沒人能看得透鄧布利多,除非他想讓你看懂。
福吉的出發點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是魔法部,至於小天狼星·布萊克是否真的無辜,這和部長大人一點關係沒有。福吉考慮的都是翻案之後,會給魔法部帶來什麼麻煩,會不會影響到他屁股下的椅子。
對政客福吉來說,利益得失才是他要考慮,這麼做他會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這才是福吉看重的。可是目前福吉看到的都是麻煩和損失,和損失比起來,那點利益微不足道。
如果不是鄧布利多準備周全,福吉根本不會和鄧布利多繼續聊下去。
就算鄧布利多說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福吉都不會認同鄧布利多的說法,小天狼星·布萊克就是出賣波特夫婦的人,就是殺人兇手。
而且為了杜絕後患,福吉不會再給布萊克任何機會,找到布萊克的第一時間,就是讓這位阿茲卡班逃犯永遠閉上嘴,讓布萊克和他的清白長眠於地下。
很多時候,人不是用善惡好壞就能分得清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想法、做法。福吉只是選擇了他認為最正確的、對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康奈利,既然已經發現了魔法部的錯誤,作為部長的你為什麼不試著去彌補,不試著去改正,非要一味地逃避呢?”鄧布利多說道,“我認識的康奈利可不是隻知逃避的人。”
福吉突然笑了起來,笑得艾達直起雞皮疙瘩。
福吉說道:“彌補?改正?魔法部無法承擔這種錯誤,這會引起連鎖反應,牽一髮動全身。到時候你回到了霍格沃茨,所有責難和非議都是我來承受,都是魔法部來承受!”
“不止於此,你想過一旦魔法部失去公信力,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嗎?”福吉繼續說道,“魔法部不再具有領導作用,魔法界會陷入一片混亂,野心家會趁勢崛起。你想看著魔法界回到十幾年前的樣子嗎?”
現在福吉不只是想逃避這麼簡單了,如果可能的話,他更想說服鄧布利多,讓鄧布利多放棄小天狼星,站在魔法部的大局去考慮,而不是計較小天狼星個人的得失。
鄧布利多沒有接話,他只是靜靜看著福吉。校長大人知道福吉怎麼了,也知道他為何會這麼想,因為鄧布利多自己曾經也有過這一階段,將權力看得比什麼都重。
說一千道一萬,福吉看似是在為了魔法界的穩定考慮,可他真正在意的還是他自己。能否繼續擔任魔法部部長,能否繼續統領這個國家的巫師,對福吉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還是說阿不思你打算重新召集舊部,又或者你現在想坐部長的位子了?”福吉淡淡地說道,沒什麼語氣的一句話,卻比之前說過的所有話都要重,誅心之言。
這幾年的部長福吉不是白做的,一直和馬爾福等純血統家族交好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阿米莉婭·博恩斯就被牢牢壓制在法律執行司,對福吉把持部長的職位構不成什麼威脅。
可是有一個人是福吉無論如何都壓不住的,甚至福吉能當上部長也是因為這個人,這個人就是鄧布利多。如果不是鄧布利多明確表態拒絕出任魔法部部長,這個職位根本就輪不到康奈利·福吉。
最開始,剛當上部長的福吉還對鄧布利多畢恭畢敬,時常請教。可是隨著擔任部長的時間越久,福吉漸漸將鄧布利多視為威脅,而且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
利慾薰心,權勢迷人,福吉早已經不是曾經的福吉了,鄧布利多卻還是那個鄧布利多。
福吉的話,讓辦公室為之一靜,甚至能聽見福吉急促的喘氣聲。鄧布利多沉吟不語,他對福吉的表現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