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道人快死了。
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接引道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準聖距離聖人的差距有多遠?
答案是一步之遙。
在從金鰲島來到殷商之前,他距離聖人境界就只有一步之遙,在殷商獲得了不知道多少功德之力,又在開創靈能科技體系的時候,自身有了諸多的感悟。
他距離聖人還是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便是天塹。
即便是被人王加封為殷商國師,不惜以殷商氣運為賭注,即便是截教萬仙隔空助力,紛紛立下宏願祝大師兄屠聖證道。
他還是沒法直接跨越這道天塹。
當殷商國運破碎之時,多寶道人就已經有了敗象,如果不是他傳承自通天教主的劍術,讓他也有一劍破萬法的能力,此刻的他已然落敗。
而面對憤怒的聖人時,落敗的下場就是死亡。
“何不棄邪歸正道,你與西方有大緣。”
接引道人從被在人間吳彥一劍轟飛之後,到了此時,才算是終於恢復了掌握一切局勢的氣度。
雖然他能夠看到他的師弟準提道人,目前處於人王、孔宣、三皇的鎮壓之下,可暫時也沒什麼安全問題。
他又開始為他的西方教謀福祉了。
相比於殺了多寶道人,收服多寶道人,更是美哉。
多寶道人沉吟不語,藉機恢復氣力。
他的實力真的很強,在原本的封神演義劇情之中,甚至是直接代替通天教主掌控誅仙劍陣。
藉助於誅仙劍陣,更是敢於和太上老君動手。
雖然喊了一句‘碧遊宮內談玄妙,豈忍吾師扁拐傷;只今舒展胸中術,且與師伯做一場’,之後就被太上老君用剛剛打過通天教主的扁拐,架住了手中寶劍,乾淨利落的用風火蒲團給收了。
可畢竟是敢於對太上老君這樣的先天聖人動手,區區一個接引道人,又算的了什麼呢?
今日一戰到了此時,多寶道人的勝敗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打出了截教大師兄的風采。
在之前,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多寶道人能夠做到如此程度。
即便是吳彥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也未曾預料到。
因為吳彥記得很清楚,多寶道人在封神演義之中,被闡教廣成子用番天印打的逃回陣中。
只從這一點來看,多寶道人的實力就不如廣成子,甚至不如截教外門大師兄趙公明,人家趙公明好歹也是追著闡教大師兄燃燈道人打。
但問題在於,多寶道人當時真的用了全力嗎?
在封神演義的原劇情中,多寶道人真的想要讓截教在封神之戰獲勝嗎?
要知道,議定了封神大劫之後,就約束截教弟子不要搞事惹出殺劫的通天教主,之所以在後來親自下場,就是因為多寶道人暗中挑撥。
“他罵吾教是左道傍門,‘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他視我為無物,獨稱他玉虛道法為‘無上至尊’,所以弟子等不服也。”
多寶道人的這句話,讓通天教主傳給他誅仙四劍和誅仙陣圖,去界牌關擺下了誅仙劍陣。
為何如此?
多寶道人明知道自己打不過廣成子,明知道封神大劫已經議定,明知道三教之中都有名字在封神榜上的,只要身死道消,真靈魂魄就會飛入封神臺,為什麼還要搞事情?
要知道,在多寶道人挑撥離間之前,廣成子打死火靈聖母之後,多寶道人等截教真仙不服要報仇的時候。
通天教主也是直接對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等人說過:姜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扶佐應運帝王。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廣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死火靈聖母,非是他來尋事做,這是你去尋他。總是天意。爾等何苦與他做對?連我的訓諭不依,成何體面!
如此種種,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封神演義裡面的多寶道人,和此時的燃燈道人很像,他們都想投奔西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