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這邊也從一些屍體上,拿到了重機槍的子彈,之所以是屍體而不是傷者,是因為但凡被重機槍掃中的人,哪怕只是肩膀中彈,下場也會是整條手臂完全斷開。
經過簡單的計算,以及他們之前對大明軍的觀察,很容易就計算出來大明軍沒有太多的子彈。
林肯的第二輪進攻計劃被透過,所有的軍事長官也憤恨不已,他們迫切的渴求著復仇。
“只要他們的直升機沒有來,只要他們的後勤補給人員,沒有和他們完成匯合,那麼,我們就一定能夠消耗完他們的子彈,衝進他們的陣地之中。”
林肯在第二輪進攻開始之前,斬釘截鐵的說道:“那個男人說他不破我們的都城,就永遠都不會回去,那麼,我們如果沒能破掉他的陣地,那我們也永遠都不會回去。”
命令下達,熱血沸騰和滿懷仇恨的盟軍士兵們,無視了他們身邊的那些同僚屍體,再一次對大明軍的陣地發起了衝鋒。
兩次大沖鋒之間的時間間隔,只有五個小時。
甚至,他們為了躲避來自於重機槍的火力,選擇用他們同僚的屍體,以及一切他們能夠搬運過來的物體,開始一米一米的構建屬於他們的防禦性工事。
“可惜了,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傻傻的衝鋒了。”
吳彥站在軍陣的邊緣地帶,看著那些盟軍士兵們,在金屬碉堡的火力壓制下,像是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點的把防禦性工事,推動著往自己所在的陣地上,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放任下去,這些盟軍士兵確實能夠衝到他的陣地之中。
近距離的戰鬥,兩萬人對四百多萬人,就算是他帶來的兩萬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還都身負武功也不行。
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的第七層,是沒法擋住子彈的。
“狙擊手就位。”
吳彥下達了命令之後,率先登上了狙擊平臺。
這是安營紮寨之後,構建的一種類似於哨塔的工事。
北辰控制著攝像機,隨著吳彥登上二十多米高的平臺之上,也順帶著拍攝了一下其他的狙擊手。
事實上,大明皇家近衛軍裡面,並沒有狙擊手這個兵種。
但當吳彥下令之後,圍繞著陣地的數百個狙擊平臺上,卻出現了1200人。
他們只是槍法相對好一些計程車兵,但在這個時代,他們就是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的狙擊手、神槍手。
配備了高倍光學瞄準鏡的M24狙擊步槍,也是完全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槍械。
所以,當沉悶又清脆的槍聲響起時,近千名盟軍在瞬間倒地,幾乎全都是眉心中彈而死。
1200個狙擊手,分散在容納兩萬人的陣地周圍,讓他們的攻擊目標很難出現重疊。
不斷被向前推進的防禦工事,推進的速度突然變慢了。
盟軍士兵們,終於在真正意義上看到了大明軍,但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幾百米,而且大明軍是處於相對高處。
特意選擇這個平原地帶作為戰場的大明軍,只是二十多米的高度,就足以讓他們佔據很大的優勢。
盟軍士兵中不乏有神槍手,他們也配備了和大明軍的M24狙擊步槍,差不太多的白馬神槍。
這幾百米的距離,完全在他們的射程範圍內。
可問題在於,有多少人能夠看清楚幾百米外的目標呢?
吳彥當年雖然出售了白馬神槍的製造技術,但他並沒有出售瞄準鏡的製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