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清廷不給餉銀,他們組建的團練勇營,都需要自籌軍費,根本就難以為繼。
於是,李鴻章就直接跑來投奔曾國藩了,曾國藩也知道李鴻章有大才,所以直接舉薦給了吳彥。
“平身吧。”吳彥讓李鴻章起身之後,問道:“既然你認為石達開是真投降,那你可敢去石達開的軍中督戰?”
李鴻章愣住了。
旁邊剛剛有些羨慕嫉妒的幕僚們,也都愣住了,然後在心裡樂開了花。
分析是分析,誰知道石達開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啊。
紙上談兵這種事情,終究是在紙上。
可李鴻章本身就是個膽大果決的人,曾國藩是個儒緩的性格,所以經常猶豫不決,而他在曾國藩手下的時候,經常三言兩語,就幫著曾國藩做出了決定。
富貴險中求。
李鴻章當即領命,說道:“臣願為陛下效死命。”
吳彥笑了起來,說道:“好,只要功成,我會把一件大事交給你辦。”
李鴻章不知道吳彥要給他什麼大事,心裡有些惶恐的聽了一些吳彥的交代,就帶著十二個吳彥的侍衛去了石達開的大營。
要是沒有這十二個侍衛的話,李鴻章真覺得吳彥是想要讓他去送死的。
有了石達開的投誠,吳彥覺得這一次打下南京城就更容易了。
因為只要石達開是真的投降,訊息再傳出去的話,那太平天國的幾十萬大軍,軍心就會更加渙散。
反之,吳彥手下本就高漲計程車氣,也會再次提升。
至於石達開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對於吳彥來說影響不大,李鴻章這樣的人才就算是真的意外而死,那也是他命不好。
人才多了,也不一定非要守著歷史名人,很多時候也都是時也命也的原因。
大軍繼續向著南京城的方向進發,幾天時間,吳彥帶領的大明軍,就和石達開所帶領的兩萬太平軍精銳,在距離南京城一百五十里路的地方碰上了。
原本等著看石達開和吳彥打起來,然後趁機行事的太平天國北王,看到了在他意料之中的畫面。
石達開的軍隊直接讓開了主路,併到了大明軍的西面,一副護衛主力的樣子。
“果然早有賊心。”
北王看到這一幕,反而笑了起來,因為石達開這一投降,就意味著太平天國之內,再也沒人和洪秀全爭權奪利了,而洪秀全又不會打仗,他將成為整個太平天國兵權的執掌者。
“這一戰之後,說不得,洪秀全也得讓位與我啊。”
信心十足的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當即開始集結兵力,尋了一處平原地帶,一副擺明陣仗要和大明軍正面硬碰硬的姿態。
這一幕,讓吳彥也有些意外。
不過對方既然要硬碰硬,那他自然也不會怕,行軍到太平軍十五里處,就開始休整。
太平軍並沒有趁機發動突襲,翼王石達開也沒有趁機作亂,反而非常配合吳彥的命令,讓一直帶著十二個侍衛,跟在石達開身邊的李鴻章,內心的恐懼擔憂也逐漸消退。
第二天天一亮,休息好了的三萬大明軍,以及兩萬太平軍,就行向了十五里外的二十萬太平軍。
甚至完全不顧左右各有四萬太平軍,一頭扎進了總計28萬太平軍的包圍圈裡。
北王看到這一幕,心中更開心了。
“大好頭顱今猶在,不見天下取頭人?哈哈哈……今日,我就取了趙無極的狗頭。”
北王下達命令,二十萬大軍再次分出了四萬人,繞向了大明軍的北側和南側,各兩萬人,而原本就在北側和南側的各四萬太平軍,則各自分出了兩萬人,繞向了大明軍的背後。
一副要把大明軍合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