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都討不到好處。
“你能立下軍令狀,保證打贏這一仗?”
石達開反問了出來。
北王之前就和洪秀全暗中商議過了,所以此刻也是毫不猶豫的說道:“當然能,區區三萬大明軍而已,我舉三十萬大軍,必能一戰而勝,瞭解了那趙無極狗賊。到時候,拿到了他們的白馬神槍,佔據了他們東京城的那個什麼……軍工廠之後,就能夠再次揮師北上,為我太平天國一統天下。”
石達開略微沉吟之後,也果斷的說道:“好,你要是能打,那我就把兵權讓給你。”
一聽這話,洪秀全和北王都喜上心頭。
朝會之後,北王就去接手了石達開的兵馬,但未能如願的全數接收,被石達開留下了兩萬精銳。
即便如此,北王手下的可戰之兵,也已經高達28萬。
也就是在石達開準備看一場好戲,然後等到北王戰敗之後,再出來收拾殘局,順便徹底的掌控整個太平天國的時候。
一道天王聖旨下達到了他所在軍中。
“欺人太甚!”
石達開怒了,因為這一道聖旨,竟然是讓他帶著他手下的兩萬嫡系作為先鋒,先去和三萬大明軍打一仗。
和聖旨同時而來的,還有已經集結的十萬太平軍,更有十八萬太平軍作為後軍虎視眈眈,頗有些石達開不聽軍令就先來打他的意思。
“王爺,不如直接打出去吧。”
石達開手下將領幕僚,也都憤恨不已的建議了起來。
“不能打,先不說我們能不能打出去,就算是能打出去,本身就沒有多少糧草的情況下,也沒足夠的時間輾轉。”
兩萬人一天吃喝所需要的糧草,本就非常多,要是想轉戰百里以上的路程,那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吳彥立國之後,硬生生的老實了八個月的時間才開打,就是等待一茬糧食收成到位,同時,也要為佔據南京城之後的管理崗位,儲備一些人才。
“可要是聽他們的去打大明軍,我們就算不是全軍覆沒,戰敗而歸之後,也會被他們清繳,他們也必然會對王爺直接下殺手。”
“都已經這個時候了,他們還在想著爭權奪利,實在是……唉……”
太平天國爭權奪利可太正常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曾國藩的湘軍,甚至是清廷,都不一定能夠剿滅太平天國。
在原本的歷史中,曾國藩打到南京城的時候,太平天國的諸王除了戰死的,還有大半死於內耗。唯一能打的石達開,當時也是被逼無奈的帶兵遠走。
如今,石達開再一次到了要帶兵遠走的地步。
可和原本歷史不同的是,石達開除了帶兵遠走,還有一個新的選擇。
看了看在場自己的所有心腹,石達開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你們覺得,那趙無極和他的大明國能成事嗎?”
這話一問出來,心腹們都知道石達開是什麼意思了。
“如果不能成事的話,那曾國藩也不會帶著八萬湘軍投靠,趙無極只給了他一個戶部尚書的職位,職位不比他之前在清廷高多少,還奪了他的兵權,按理來說,這是還沒卸磨就要殺驢,可曾國藩為何心甘情願呢?”
“王爺,大清的火器,遠不如大明,這年頭,有兵馬不一定能夠成事,但有火器以及製造火器能力的人,有很大機會成事。”
“之前秦日綱的嫡系被趙無極收編之後,待遇也和狀元軍保持一致,也未曾聽聞武功軍之中有誰被杯酒釋兵權,只要有功就賞。從這一點來看,趙無極要大度很多。”
“我只知道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西方蠻夷諸國打清廷的時候,猶如摧枯立朽,而大明國打西方蠻夷聯軍的時候,同樣也是摧枯立朽。而且大明國很懂得休養生息,不懼戰也沒有窮兵黷武,明明可以打我們太平天國甚至是清廷,卻硬生生的等了八個月的時間,趙無極也不是傳聞之中好大喜功,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其它。”
“王爺要投趙無極的話,只能是現在投。”
聽完手下心腹的話之後,原本還有些不堅定的石達開,突然發現他的手下竟然都有投靠大明國的心思。
自己的嫡系以及留下來的兩萬兵馬,可以說是整個太平天國最精銳的軍隊了,他們尚且如此,太平軍又有什麼士氣可言呢?
“吩咐下去,我們聽從天王命令,作為先鋒出戰。”
石達開下達命令之後,心腹們剛才的慌張瞬間就沒了,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雖然是先鋒,但卻不是要和大明軍打仗。
而是投降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