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沙利也沒怎麼在意這些人的裝扮,他在意的是這些人的精神狀態。
相比於之前他所見過的清朝人,看起來愚昧無知,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精氣神,在東京城裡看到的人,特別是大明科學院裡的人,精氣神都非常的昂揚。
這個趙無極,真的能夠成事啊。
在馬沙利內心感慨的時候,他就被帶到了一個廣場上,遠遠的就看到很多人圍成了一個圈,不斷的發出壓抑的低呼聲,身體也擋住了馬沙利的視線。
走近之後,就有侍衛迎了過來,帶著馬沙利從一個缺口走了進去。
當馬沙利看到人群之中他之前見過,但之前卻完全沒想到會出現在華夏大地之上的畫面時,他就愣住了。
……
有了蒸汽機之後,造蒸汽汽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蒸汽汽車就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火車雛形。
在很多人看來,蒸汽汽車一聽就很垃圾。
可事實上,蒸汽汽車其實也很強。
早在1804年的時候,就有人造出了能夠拉動10噸重物的蒸汽汽車,只是行駛里程和速度很拉閘,也沒法真正的投入應用。
而在1825年,英國就已經有了蒸汽汽車作為公共汽車,並投入了正式的運營之中。
之後,更是成為貨車和船舶的動力源。
這也是為什麼蒸汽機一直以來,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的原因。
提升交通運輸能力,對於工業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吳彥造出了先進的蒸汽機之後,製造汽車最難的問題,其實是輪胎。
在馬車、牛車出現的很多年時間裡,都是隻有輪子沒有輪胎的。
這就像是原始社會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騎馬了,但馬蹄鐵和馬鐙的出現,卻是在很多年之後。
輪胎對於車輛而言非常重要,不止是汽車,馬車和牛車也需要輪胎,蒸汽汽車就更需要了。
好在身為大明國的皇帝,找一些橡膠還是非常容易的,這玩意還是當年哥倫布在西印度群島發現,並帶回了歐洲。之後,歐洲的車輪也逐漸從木製的,變成了硬橡膠製造。
吳彥當然不可能製造硬橡膠輪胎,他要製造充氣輪胎。
事實上,此時已經有了充氣輪胎,出現於在1845年,還獲得了英國的發明專利,但因為英國人講究紳士,喜歡用馬車而不喜歡用蒸汽汽車,甚至下達法令限制汽車的行駛速度,所以充氣輪胎也沒什麼市場。
所以說,每個國家都有落後和愚昧的時候,區別只在於什麼時候能醒過來。
製造好了充氣輪胎之後,問題就不大了。
汽車主體的製造工作,對於吳彥和他的技術攻關小組來說,一點都不難。
他只需要畫出腦海中現成的圖紙,就有一大堆‘魯班傳人’幫他製造出合格的部件。
手工的好處就在於此,只要不量產,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的一切機械構件,都不是問題。
於是,華夏第一臺蒸汽汽車,也是此時全世界最先進的一輛蒸汽汽車,就出現在了大明科學院內。
吳彥駕駛的最高時速為……30公里。
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50年之後,有人制造出了時速205公里的蒸汽車。
所以吳彥造出來的蒸汽車,不能說快,也不能說慢,總之就是全世界最先進。
測完直線速度,震驚了大明科學院,以及大明朝臣有資格觀看的所有人之後,吳彥又開始測試這輛汽車的靈活性。
靈活性很重要,不然的話,開出去分分鐘就會被撞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