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技能效果統御力提升50%,對於這些人這兩年時間的影響也非常的大,而當他們第一次到達戰場的時候,也因為士氣提升50%這一技能效果,沒有新兵該有的怯弱懼戰。
更讓他們士氣近乎於爆棚的是,養活了他們兩年時間,教他們武功,給他們新式火槍,之前還經常和他們一起同吃同住,親自教導他們的主公,如今的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武帝趙無極,就在他們身後的城牆上,用神乎其技的槍法在支援他們。
“停!”
率先衝到火炮攻擊距離邊界的公孫瓚停了下來,高舉右手握拳,旁邊就有旗令兵準確的傳達出了他的命令。
白馬義從全都停了下來,因為狂奔而散亂的隊形,也在幾個呼吸的時間裡就重新變的整齊了起來,事實上,他們在狂奔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儘可能的保持隊形,不至於讓陣營過於散亂。
而且,那些探哨們感受不到的是,這些白馬義從們此刻的呼吸竟然非常平穩,完全沒有半點急促的感覺。
“線列陣。”
公孫瓚再次下達了指令。
之前吳彥給月坨島留下了一些兵書,關於現代的槍械戰爭的兵書,都是來自於佐拉人物卡。
雖然吳彥自己都不怎麼理解,但公孫瓚卻研究了個明白,這也是他能夠成為白馬義從指揮官的原因之一。
五百人的隊伍在得到了命令之後,就立即組成了相應的陣型,看起來只是簡簡單單的變成了三排,可第一排的人卻是單膝跪地的姿態,第二排人則是類似於蹲馬步,但卻是前後腳的姿態,而刻意挑選對比過組成第三排的白馬義從,則是這五百人裡面身高最高的一群人。
在這樣的陣型之下,三排人竟然能夠同時舉槍瞄準。
公孫策抽出了腰刀站在隊伍一側,他的刀和士兵們的短刀並不一樣,而是相對較長,這是區別於指揮官和普通士兵的。
長刀高高舉起,公孫瓚凝神靜氣之後調動了內力,而後揮刀的同時大喊了一聲:“齊射!”
砰砰聲剛剛響起,就綿延成了劇烈的轟隆之聲,五百支領先於這個世界近五十年的新式步槍,雖然因為吳彥率先開槍的原因,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場了,但它真正的威力,卻第一次展現在了世人眼中。
聯軍的炮兵陣營在進也不能、退也不能的情況下,看到了從東京城之中衝出來的軍隊,略微慌亂之後,前陣的指揮官做出了迎擊的命令。
這是必然的,就算是要全軍撤退,他們也需要有人斷後,不然的話,那就全都是背身,讓別人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驚慌失措的聯軍在得到命令之後,也不得不擺開了陣勢,在對方能夠打到自己的情況下,他們也破罐子破摔的選擇了向前衝鋒了一段距離,準備拉近了再打。
讓他們非常意外的是,這一過程中,他們之中並沒有人中槍,中槍的依然是那些想要靠近六十門重炮,以及重炮彈藥的那些人。
一千人的聯軍火槍手作為斷後部隊,向著東京城推進了兩百米的距離,而此時,狀元營的白馬義從已經衝過了四百米的距離。
考慮到在聯軍向前推進的時候,白馬義從還沒有完全走出城門,兩者之間行軍的速度高下立判。
這也不完全是因為白馬義從都修煉了武功的原因,也和雙方士氣截然不同有很大的關係。
“準備。”
聯軍前陣步兵指揮官,下令準備迎接白馬義從的衝擊,可命令剛剛下達,他就看到了對面的白馬義從列陣舉槍瞄準。
線列陣對於歐洲人並不新鮮,他們很早之前就在使用這個被稱之為18世紀最先進、最有用的射擊陣勢,即便現在已經是十九世紀,這種射擊陣勢也非常有用。
但平地上組成線列陣其實很難,中間那一排的人保持半蹲的姿勢,也很難保持長時間的穩定,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有高低差的地方佈置這種射擊陣勢。
沒等聯軍前陣指揮官吐槽這一點,他就想到了那些中槍而死的炮兵,突然發現,他自己好像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經驗主義錯誤。
他沒有考慮到,這些衝出來計程車兵,也在用那種能夠打九百米遠的新式火槍。
或者說他因為這些從東京城衝出來計程車兵,並沒有在城牆上,或者是城牆下方開槍打他們,讓他忽略了這個問題。
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只有三百米。
“隱蔽,隱蔽!”
聯軍前陣指揮官大喊的時候,轟隆如同雷鳴一樣的槍聲已經響起,這個距離之下,五百支槍同時作響,他們聽的一清二楚。
就像是風吹草地一樣,一千人的聯軍步兵,在瞬間倒下了一大片。
震驚和恐懼剛剛產生,他們甚至來不及轉身逃跑,第二輪槍聲就違背了他們固有認知的響起來了。
使用前膛式滑膛燧發槍的他們,兩次開槍的間隔至少需要10秒鐘的時間,慢一些的火槍手,哪怕使用紙殼彈藥,射擊速度甚至能夠慢到30秒一發。
可使用毛瑟G98步槍的白馬義從,一分鐘的理論射速卻是16發,拉動一次槍栓,也就是3.6秒開一槍。
而且,相比於前膛式滑膛燧發槍容易炸膛,槍管裡面沒有膛線這些缺點,毛瑟G98步槍,其實已經和現代步槍沒什麼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