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正規軍是八旗軍和綠營,但也允許民間鄉紳和一些勳貴各自招募兵丁,也就是所謂的勇營,開始於雍正和乾隆年間。
當時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八旗軍和綠營戰鬥力都已經拉閘,根本沒法鎮壓反叛,也只能要求鄉紳組建招募兵丁組建鄉勇武裝,勇營也就應運而生。
只是在咸豐年間發揚光大,最後更是成為了晚清的國防主體,曾國藩自己建立的湘軍就是勇營,覆滅了太平天國。
所以吳彥得到了自行招募手下士兵的權力,也不算奇怪。
而且最後也不是以‘滅丐’為名,理由是吳彥認為這樣會打草驚蛇。
‘靈機一動’之後也覺得這種取名水平,有損自己帝王威嚴的咸豐帝,也順理成章的收回成命,換成了狀元營。
狀元營初建,吳彥就不用天天待在皇宮裡給咸豐帝站崗了,只需要每五天彙報一次情況,也就是依然保留著面聖的機會,這也算是這個時代很多人都羨慕的權柄了。
“狀元營這個名字就很不錯。”
吳彥雖然這樣感慨,可心情卻不怎麼好,因為清朝的軍制實在是太混亂了。
八旗軍和綠營完全不同,八旗軍又分為滿人的八旗軍和漢人的八旗軍,軍制也有不同之處。綠營的軍制,也因為職能和駐守的地方不一樣,而有很大的區別。
綠營最高的編制是鎮,之後是標、協、營、汛、棚等,有的一鎮還不如人家一標一協的人多。
亂七八糟的軍制,吳彥倒是想直接改了,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設定,結合相應的軍銜,簡直是清晰明瞭。
可奈何他現在只是一營之首,咸豐帝給了他360人的名額,他手下現在只有37個人,這其中有15人是僧格林沁的人,剩下的是花同幫忙招募的,還有二十多個童子之身的少年,也是吳彥的秘密武器,不可能拉到狀元營之中參軍。
這個時候吳彥要是敢改軍制的話,分分鐘被人彈劾的抄家滅族,雖然他無族可滅,但家還是有一個的,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家裡現在就他一個人。
“花同,我很看好你,所以,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吳彥決定抓大放小,只要抓住花同,和以花同為首的這些吃了三尸腦神丹的主要幫手,那狀元營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不需要理會,只需要提一些意見就是了。
花同也激動的無以復加,他是真的沒想到,轉投吳彥之後才這麼短的時間,就有絕世神弓修煉,還能夠有武將的出身。
果然,雪中送炭不如錦上添花,留在僧格林沁那邊,他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自然是不堪大用。
其餘原本的護衛們,也都對吳彥感恩戴德,紛紛用心用力。
然而僧格林沁派來的人,又怎麼可能有什麼真才實學呢?能有一個花同就已經很不錯了,吳彥不缺普通計程車兵,這年頭參軍也是一個頂好的去處。
他缺的是人才。
所以,他安排完畢之後,就找到了正在京城找工作的前蘇家師爺。
京城和廣州相距甚遠,這年頭又不怎麼太平,沒了蘇家父子和一眾護衛的情況下,他一個文弱書生又怎麼敢帶著錢財回去呢?
只想在京城找個好差事,實在不行,也要把帶來的積攢了多年的財富花個大半,然後再回去。
錢多禍患多,錢去人安樂嘛。
“趙無極?”師爺震驚,他是知道蘇燦的武功是被吳彥親手廢了的,更知道吳彥當時對蘇家父子的威脅,聯想到當時自己出主意幫蘇家父子對付僧格林沁,驚恐至極的說道:“我和蘇家純粹是僱傭關係,各為其主,我也不會武功,王爺要是不滿的話,我願意效犬馬之勞。”
好傢伙,臨危不亂還想趁機找工作?
吳彥很滿意師爺的表現,笑著問道:“鄭師爺,到底是誰給你的自信,讓你覺得你能夠入的了王爺的眼呢?”
鄭師爺也恍然了這個道理。
他雖然有狀元之才,幫蘇燦考了武舉的策論,可當時畢竟是知道考題之後的開卷考試,所以其實是有水分的。
而眾所周知,古代的科舉並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能夠考上狀元的,不一定比秀才更有才,自詡為懷才不遇的秀才,真的當上了狀元,也不一定做的比狀元好。
但還是那句話,別人不缺,吳彥缺。
鄭師爺略作思量,就雙目驚喜的問道:“狀元爺,這是要給狀元營找個師爺?”
吳彥也沒有故作高深,直接說道:“不錯,鄭師爺當時在青樓能夠和王爺據理力爭,我趙無極可是印象頗深,不知道鄭師爺,願不願意給我趙無極一個面子呢?”
不給你面子,是不是就會被你廢了武功?
不對,我不會武功,那是不是就會和蘇家父子一樣,現在被逼迫的當乞丐,我想要救濟一番還被人威脅,搶了三百兩銀子?
鄭師爺沒有任何猶豫的直接說道:“從今天起,我這條賤命就是狀元爺的了。”
吳彥滿意的點頭,就帶著鄭師爺去他的營房見人。
營房肯定是有的,在城外,原本是廢棄的校場,條件有些簡陋但也算是吳彥的第一個地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