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斥候,一身塵土,疾抽坐騎,奔上山崗。
“報!敵軍情況,已經探明。”
馬超收起笑臉,換回冷峻。
眾將全都圍攏過來,馬岱最是專注,目不轉睛地盯著斥候,準備記錄敵軍各部的詳細資訊。
斥候稟道:“敵軍在岐山,共集結兵力約十二萬。留守岐山大本營及轉運糧草部約兩萬兵馬外,其餘兵馬,分成兩部,一部固守岐山西南,一部支援雍縣。”
馬超微微點點頭。
敵人兵力及部署情況,並未出乎預料。
斥候繼續道:“我部面對,敵中軍楊林部,西涼精銳騎兵約兩萬。左路之敵,屬郭汜部,約兩萬眾。右路之敵,屬西域阿史那部,約三萬遊騎。”
這麼多敵人?!
侯選等人,不禁對望一眼。
馬岱負責在地圖上標記,聽斥候說完,也有些驚訝。將斥候稟報的情況複述了一遍,確認無誤,才記錄在地圖之上。
“敵人不少啊!”馬岱輕聲說道。
“好啊!”馬超興奮地道。
眾將都知道,少將軍馬超,從來不怕敵人多,只擔心敵人太少,不夠殺。
可是,己方先鋒部只有區區一萬五千兵馬,敵人有近五倍兵力,兵力太過懸殊了吧?
馬超興奮地問道:“如此說來,支援雍縣之敵,只有三萬?”
“是。馳援雍縣之敵,只有魚俱羅部約兩萬人,阿史那部遊騎約一萬。”
“渝麋情況如何?”
“渝麋韓文約將軍,已按原定計劃,起兵殺奔雍縣。”
“好!”馬超抬手一指遙遠的西涼軍大營。“敵以主力各部,佈於岐山。雍縣一帶,我方兵力佔優,定能速勝!敵雖數倍於吾,何足懼哉?!”
主將豪邁,眾將激昂。
馬岱年紀小,卻很沉穩。微眯著雙眼,側歪著頭,右手不停地揉搓著尚未長出鬍鬚的下巴,一付老成模樣。
馬超最喜歡這個從弟,知其想法多,也是有意培養提攜他,問道:“伯瞻可有想法?”
馬岱點點頭。
“說說看。”
馬岱朗朗道:“敵之部署,南重西輕。我軍雖面臨數倍強敵,但只要穩健固守,將敵牽制於此。待雍縣方面,韓叔父部大破敵軍,與我部形成兩路夾擊之勢,定可一舉克敵!孟起哥哥,吾說得對嗎?”
馬岱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見解,侯選等人都讚許地連連點頭。
馬超也微微點點頭,和龐德對視一眼,拍拍馬岱的肩膀,微微一笑,飽含深意……
(關於侯選程銀等西涼八將歸屬問題,各版本演義描述不盡相同。本書自有本書設定,諸位看官理解就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