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島經過此次風暴侵襲之後,各方面的效率儼然更高。
當日晚間,李長壽便有了不弱的收穫,乃至,還有幾個夜不收、準夜不收,都是遼南藉。
這一來,李長壽當晚便是繪製出了遼南的‘形勢圖’。
饒是與後世的精細準確肯定是沒法比,但這等清晰明瞭程度,無疑是大大提高了許多。
此時,在遼南,或者說遼南、朝鮮一線,有兩條核心‘官道’。
一條是由南向北的縱向要道,由旅順這邊為起始,經金州,復州,蓋州,海州,直達遼瀋平原核心。
另一條則是東西向的橫向要道,以鎮江為樞紐,聯通整個大明與朝鮮。
鎮江方向這個東西向的官道,李長壽倒不是不想搞,畢竟,這條官道上山區很多,無疑會有更多的下手機會!
但缺點卻也同樣明顯。
這條線,都是深處內陸,進去顯然並不困難,可,若在其中吃飽了,再出來,顯然就有點‘卡肚皮’了。
而旅順這一線,雖說距離更遠,光坐船趕過去就要浪費幾天時間,但這條官道明顯更靠海,且,可以覆蓋蓋州,復州,金州等幾州之地。
算起來,似是更為靠譜一些。
且。
這等‘伏殺’,儼然並不用花費太多人手,李長壽的船隊,儼然是足夠應付過來了。
說白了,李長壽也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查探一下這千里遼海各處的地形!
只要他此役有一星半點的收穫,便絕不會虧了。
擬定好了戰略計劃,次日一早,李長壽便下達了‘動員令’。
而到了當日晚間,所有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隨著兒郎們陸續登船,包括尚可喜的那十艘大船,李長壽這邊又各種渠道搞到的五艘大、中船組成的船隊,便是藉著這縹緲的夜色,悄然駛離了二郎神島。
……
此時的人們,一直說著‘千里遼海’,對從後世而來的李長壽而言,顯然有點不太感冒。
畢竟,他可是深悉這等地形的,這儼然是誇張了。
可真正處在了這個時代,用此時的船隊去丈量這個距離,李長壽才是明白,這個‘千里’的真正含義!
足足用了三天多的時間,李長壽一行人這才是繞過了旅順,來到了遼南大陸的西岸。
而這一路過來,相比於朝鮮那鳥不拉屎的鬼地方,條件儼然要好了許多。
不僅有什麼石城島,大、小長山島,廣鹿島,海洋島等諸多大島,到了遼南西岸,更是有著長生島,中島,西島,這等超級大島。
而此時,因為韃子的仇漢政策,這些超級大島上,基本就沒有什麼人煙的,就跟白紙一樣!
可惜啊。
種種條件所限,只能讓其暫時在此荒廢了。
一路行,一路學習瞭解,李長壽最終將目的地定在了蓋州北線,臨近海州的這片區域內。
雖說這著實有點冒險了,畢竟,要深處內陸至少二三十、甚至是四五十里,但李長壽麾下,恰巧有個這裡老家的夜不收,非常瞭解這邊的地勢。
這片區域內,多是丘陵山區,官道正貼著這中間而走。
依照此時的鬼天氣,莫說是藏李長壽這隻有千把號人了,便是藏個萬把號人,儼然也不會有什麼難度的。
再者。
李長壽其實也是貪心了一把。
畢竟,此時後金的主力還在朝鮮一線,遼南大陸這邊,肯定是沒有多少成規模的韃子兵的。
若只吃復州、金州這兩個小地方的紅利,又怎能滿足李長壽的胃口?
而若真要碰到了韃子的小主力,李長壽也不介意,利用地形跟他們搞一波。
反覆巡查確認數次,傍晚,飄飛的霜雪之間,隊伍終於開始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