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每次見他滿是惆悵的心情,便問他究竟為何如此,徐庶沒有說,直到那天晚上寫信的那一刻,徐庶便把他所有的心事都託付給了這老翁。
“哎,徐中丞已是風中殘燭,命不久矣。”老翁說著便流下熱淚,繼而又說道:“這封書信,便是徐中丞送給丞相的絕筆信。”
聽到這些話,諸葛亮頓時思從心來,他不禁展開這札竹簡仔細閱讀來自遠方好友為他送上的親筆信。
“吾友孔明親啟,見字如面………”
諸葛亮一字一句的把這封絕筆信通篇讀完,頓時流下思念萬千的熱淚,原來徐庶在魏國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惦念先帝劉備的大業……
當閱讀至通篇書信的最後幾句的時候,諸葛亮的淚水遍撒衣襟,他緩緩放下手上的書信,把這札竹簡平整的在桌案上展開,他回首望向眼前的暴雨喃喃道:
“吾友元直,惜當年沒能與兄共同輔佐先帝興復漢室之大業,君於曹營忍辱負重,誓不為漢賊獻一策,弟欽佩之至,兄之言句句感人肺腑,還請遠方吾兄元直安心,亮雖才能駑鈍,但先帝之志,亮始終銘記於心。
且如今大漢人才濟濟,而亮也尋得可以託付的接班人,三足鼎立之勢已定,亮有生之年或許不會打破這種制衡,但只要好好培養這個人,大漢中興之日,終會到來……”
這些話雖然不能讓遠方的徐庶聽到,但是在心中卻已經告訴給了他,而這封信將會永遠成為諸葛亮與徐庶友誼的象徵。
他轉過身來看向那名老翁,卻見那老翁此時靜坐在那裡,諸葛亮擦了擦淚水,然後對他說道:
“老兄長,長途跋涉送來此信,亮萬分感激,請在此地歇息幾日,過些日子亮親自送老兄長回去,還望老兄長把我的回信傳達回去,也算留個念想。”
說著,諸葛亮最終還是寫下了他剛剛嘴上所說的那些話,說是在心中已經告訴了徐庶,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只有讓徐庶親眼看見老友的回信,他或許才能真正的安心。
轟隆——
空中一聲炸雷震響天地,一道閃電劃過天際,而這約半個時辰的時間裡,諸葛亮寫了很多話。
很快,諸葛亮寫完最後的落款便放下了筆,然後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將這札竹簡小心翼翼地捲了起來呈給那個老翁。
“老兄長,這封信還請拜託您轉交給元直,並且附上一句話:吾與元直,襄陽學堂,一時同窗,一世好友。”
接下諸葛亮遞來的書信,老翁沉重的點點頭回應道:
“丞相放心,小老兒定然將信轉交給徐中丞。”
放眼望去,屋外依舊大雨連綿,而遠在吳國武昌王宮,孫權也已經從戰敗的悲傷中緩和過來。
“伯言,此次作戰,我們損失了多少兵馬?”孫權雙眼毫無神氣,可見這次他真的已經對打仗沒有太大的興趣了。
站在大殿之下的陸遜態度平和,對待此次作戰,他還是持不贊成的態度。
“回大王,此次作戰……我們陣亡三萬六千多人,被俘一萬餘人……”
“哎……”孫權聽到這些數字只是嘆嘆氣,經歷再度失敗,他們在短期時間不會再北上伐魏,其根本原因是這次大敗對吳國這些世家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正當孫權蹙眉惆悵之時,王宮外一陣腳步聲突然傳來,來到王宮之人正是嚴畯。
“大王!祥瑞,祥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