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所有觀眾都看出來了,這個故事裡的哪吒、太乙真人、李靖夫婦,以及敖丙、申公豹等人,都跟林泛那本《封神演義》上,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有著極大的差別。
在原本的《哪吒鬧海》的故事裡,字裡行間都透露出, 李靖是一個封建時代的標準家長,一心只關注陳塘關百姓的安危,對龍族的咄咄逼人各種忍讓。
唯獨面對自己的兒子哪吒,是不管他做什麼都看不順眼,做什麼都是錯的。最終才導致了哪吒削肉剔骨的慘劇發生。
即便是最終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為哪吒重塑肉身,但是觀眾們都知道,原來的那個哪吒,還是回不來了。
可在這個《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林泛重新為所有角色進行了更為詳細的, 甚至是顛覆性的設定。
特別是李靖,他不再是封建頑固的大家長,而是夾在陳塘關百姓和自己親生骨肉之間,左右為難的父親。
但是最終李靖還是力排眾議,保住了哪吒的性命。
可魔丸已經被下了天劫咒,哪吒註定只有三年的壽命,李靖決定去請天尊為哪吒解咒。
在得知這天劫咒無法解除之後,李靖又毅然決然的決定,用自己的性命,代替哪吒承受天劫,只為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活下去。
至此,李靖不再是那個冷漠無情的封建大家長,而是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深愛自己的孩子,卻又不懂得如何表達的父親。
同樣變得血肉豐滿的人物, 還有哪吒的生身之母殷夫人。
不管哪吒是靈珠還是魔丸,都是殷夫人懷胎三年才生下來的孩子。面對已經無法更改的結局, 殷夫人一心只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最後的日子裡,過的快樂。
而正是有了父母這樣深沉的愛,幫助哪吒一步步地找到自我,才讓魔丸投胎的哪吒,擁有了反抗命運的勇氣。
這是一個相容了少年與成年人的童話。
少年的逆天之戰,永遠充滿了熱血。充滿了一往無前,充滿了英雄主義的純粹。
可成年人的世界卻到處都是妥協,到處都是處心積慮,到處都是無可奈何。
但是兩者之間並非絕對對立的關係,林泛在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為兩者找到了平衡點:少年終究是要長大成人,大人也不再只冷冰冰的站在少年的對立面,而是用無盡的愛包容著一切。
被這樣的愛包容著的少年,最終才能夠長成更好的大人。
而在《哪吒鬧海》故事裡的絕對反派,敖丙,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苦楚,和自身不得不揹負的使命。
與原版故事裡為非作歹的反派不同,林泛在這個全新的故事裡,給予了敖丙幾乎完全不一樣的設定:善良、友好、謙和,哪怕是面對著熊孩子一樣的哪吒,也能夠展現出自身美好的品質。
哪吒因為陳塘關百姓的偏見,一直都沒有擁有過一個真正的朋友,而倍感孤單。可敖丙又何嘗不是如此?
比起哪吒只需要抗爭自己的命運,敖丙還要肩負起拯救龍族的使命。
如果說一開始的敖丙,還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那麼萬龍甲就成為了壓垮敖丙的最後一根稻草。
萬龍拔麟的場面看得觀眾們頭皮發麻,同時也切身的感受到了壓在敖丙肩上的重擔:敖丙根本沒有任何選擇,他的出身沒法選擇,他的使命沒法選擇,連他的選擇,都早已被其他人選好。
正義,成長,還有愛,是所有英雄電影不變的主旋律,林泛明顯將這個旋律拿捏得恰到好處。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裡,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