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年輕,所以才要選擇走自己的路。
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三天之後,陳耀東也離開了學校。
送走了女朋友和三位舍友,告別了還在學校等著拿到畢業證才走的兩位舍友,離開了這座生活了四年的象牙塔,信心滿滿地踏上了回鄉創業的光明大道。
火車緩緩停穩。
走下車廂,陳耀東拖著拉桿箱,揹著揹包,終於從和女朋友分別的傷感中緩過勁,一邊心情美好地打量似乎沒什麼變化的景安火車站,一邊隨著人流往外走。
老家的空氣是那樣清新,比省會城市要好多了。
特別是聽著四周熟悉的鄉音,總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等上了計程車,就不是那麼親切了。
“師傅,去開陽。”
“三十塊錢。”
“真貴,不是十五嗎?”
“那你去問問旁邊那輛車。”
陳耀東果斷下車,心裡罵了句狗日的。
結果連問幾輛車,全都是三十,三個多月前還是十五,這泥瑪就算漫天要價,也不能直接翻倍啊,狗日的計程車也太黑了,費了半天嘴皮子,砍到二十就砍不下去了。
陳耀東心情有點不太美妙,家鄉人民太不友善了。
開陽村在景安市東北方向,離城區五公里。
不過前兩年二環路通車後,只剩下四公里,離城區越來越近了。
陳耀東坐在副駕駛,跟司機一路嘮嗑。
“小夥子是學生吧,你們放假了?”
“我畢業了。”
“哦,在哪上大學?”
“西京!”
“好地方啊,西京好大學可不少。”
“一般一般!”
司機換個話題:“開陽不錯啊,離城挺近,過兩年拆了你們就發了。”
“想多了,新城都建到西邊了。”
“那也不好說,指不定過兩年又往東邊發展呢!”
陳耀東也想啊,可特麼的等了幾年了就是不拆。
司機拿出煙盒:“抽不?”
“來一根!”
陳耀東忙接過煙盒,先給司機遞了根,又自己點了一根。
一路吞雲吐霧,很快到了開陽村三隊,付車費走人。
陳家在開陽村三隊,祖籍不是景安的,據爸媽所說,是太爺爺當年逃荒逃到景安後在這裡紮根的,幾經遷徒後落戶在了開陽三隊,爺爺弟兄倆,大爺爺去了部隊,在XJ當了十幾年兵,就在XJ紮了根,一直沒回來,跟這邊基本上沒來往。
陳耀東爺爺本來是拖拉機手,後來學開車,撞了大運進城給一家單位開車,後來又給一領導當司機,老頭也算是能耐,雖然沒文化當官無路,但好歹把陳耀東大伯二伯大姑二姑都給安排到了城裡,成了商品糧戶口,可輪到陳耀東老爸時,領匯出事啥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