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夜跟著附和:“就是,方嬤嬤,您咋還管我叫阿思姑娘啊?您可別這麼叫我,怪生分的。也不怕太夫人惱了您?”
方嬤嬤不好意思笑了笑,“我這不是怕自己太忘形,惡了太夫人和你們嗎?禮多人不怪,我總得時刻提醒自己,能有今日都是靠了誰的恩典不是?”
相處幾十年了,閔喬氏自然知道方嬤嬤的心思,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招呼人坐下,“行了,我跟前現在沒那麼多規矩。你別覺得你跟著來莊子是給我添麻煩,相反,你能來陪我說說話,聊聊天,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底下的丫頭也只有歡迎你的份兒,沒誰會嫌你麻煩的。你就安安心心的陪我住下。”
阿思也笑著勸慰:“方嬤嬤跟在太夫人身邊幾十年了,可比我們這些人細心。有您陪著太夫人,我們底下人或一時有什麼思慮不周的地方,您也好提點提點我們不是?”
阿思將飯碗恭恭敬敬的放在方嬤嬤面前,笑呵呵的說道:“方嬤嬤能陪太夫人一起來莊子上住,我們可歡迎了。不止是我,阿依、阿雙她們也是。真的,絕對沒騙您!您就安安心心的住下吧。”
說著又往方嬤嬤面前的碟子裡夾了一筷子菜。
直到這時,方嬤嬤才算是稍稍放心,臉上的笑容也透出幾分鬆快來。
這次腆著臉跟來,她是不擔心太夫人的,就怕太夫人身邊伺候的人不待見她。
以前在府裡沒出去還好說,她還能仗著資歷和身份,對這些丫頭指手畫腳。
可現在,她已經不是太夫人身邊的管事嬤嬤了。現在還往太夫人身邊湊,只怕要被人嘲笑打秋風的,或是討好獻媚的。
當然,被嘲笑,她是不怕的。她怕的是這些丫頭怪她給她們添麻煩,事後在太夫人耳邊說她不好的話。
這些丫頭伺候太夫人這個正緊主子也就罷了,再伺候她,能樂意才怪呢!
她心裡門兒清,他們一家現在雖然脫了奴籍,可還是無根無萍,想要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好好過活,始終都離不開太夫人的照拂。
所以,她不能惡了太夫人,更不能惡了太夫人身邊伺候的這些丫鬟。
***
閔喬氏去了莊子上養傷的事,閔悅希頭兩天就知道了。
閔喬氏離開的時候,她帶著吳氏到大門口送行,還提前準備了一些吃食,讓人一起帶上。
端的是行事周全,叫人說不出錯處來。
閔榮晚上回府之後,還特意來了入雲軒,當面誇讚了一番。
沒辦法,閔喬氏兩次出行對比太強烈。
上一次,閔喬氏下江南,人都出城了,他才知道閔喬氏要離京。被人看了不少笑話。
這一次,雖然閔喬氏同樣沒提前通知,但是閔悅希時刻關注著松鶴堂的動靜,閔喬氏一有動作,她就知道了。也提前告知了閔榮。
還特意叫人對外放了話,說宣平侯府正值多事之秋,為了能讓閔喬氏安心養病,這才將人送到京郊莊子上去住一陣子。還為閔榮博了些思慮周全、有孝心之類的好名聲回來。
如果一開始讓閔悅希接手侯府的事務,閔榮只是迫於無人可用和閔喬氏的話,那經過這幾天的事,閔榮也算是正視了這個大閨女的本事。
見父親心情大好,閔悅希又順著說了好一會兒無關痛癢的廢話,這才正色說道:“父親,孫家要守孝三年。您看,二妹妹和孫家的親事,是不是趁著熱孝期間趕緊把事給辦了?”
“不然,三年後二妹妹都該十八了。而且,時間太長,也不知道孫家那邊還認不認這門親事。”
若是不認,何氏母女就徹底成了廢子!沒用不說,還膈應人!
雖然沒有明說,但閔榮也聽出了她話裡的未盡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