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人被大眾關注,如山的壓力背在身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壓垮。
陳玉棋抓著沈一的衣角,可憐兮兮道:“你能不能教教我,怎麼演好角色,剛剛胡戈老師和霍建驊老師他們都說你演的好,一點不像第一次演戲。”
“你是怎麼做到一遍就過的?是不是有什麼沒有秘訣,能不能教教我?”
說著,陳玉棋認真道:“你要是肯教我,我請你吃飯,請你吃一個月的飯好不好!”
沈一見郡主大人跟自己撒嬌,整個人感覺骨頭都酥了,就要點頭答應下來。
不過,轉眼一想,自己能有什麼秘訣。
他只是憑著前世看過幾遍仙劍三,對溪風的角色印象比較深刻,有了人物借鑑,又經過一個月的仔細研究琢磨,才能把溪風這個角色飾演出來。
當然了,這可能也離不開他本人與溪風的印象貼近,有點本色出演的味道再裡面,所以才會讓人覺得他不像是一個新人。
要真說到演技,沈一還真不見得有多厲害。
見沈一搖頭,陳玉棋好似氣球被戳破一般,整個人一下子焉了起來。
沈一見狀,連忙解釋道:“你彆氣餒啊,我不是不想教你,而是真的沒什麼秘訣,我跟你一樣是新人,你讓我拿什麼教你?”
陳玉棋聽到這,想了想,覺得自己的要求是有點為難沈一了,要說秘訣什麼的,就算有,那也是老戲骨們日積月累的經驗。
而沈一跟她一樣,都是新人一個,那有什麼經驗可談,對方演的好,恐怕是因為貼合溪風這個角色。
想到這裡,陳玉棋便想跟沈一說聲抱歉。
還沒有等她開口,沈一先開口了。
沈一:“不過嘛,辦法也不是沒有!”
陳玉棋頓時眼前一亮,激動道:“什麼辦法?”
沈一認真說道:“我幫你入戲,只要你融入到水碧的角色中去,代入水碧的感情,那樣你就可以把戲演好了。”
“不過,你一旦入戲,那麼後遺症你是知道的,你是學表演的,要是出不了戲,你應該知道後果。”
表演,我們通常把表演學派分為兩類,
一類為體驗派,一類為表現派。
兩種表演方式,取決於演員自身。
表現派的演員,他們通常是尋找現實生活中,與劇中人物角色相似的人物,認真去觀察,去領悟,然後在演出中準確地把人物角色表現出來。
這種表演,區別在於外在形式,演員能感動觀眾,但演員自己本身不受影響,甚至於演員還要十分冷靜和理智地控制自己,讓自己不受人物角色的感情驅使。
一切只為了表演而表演,這就是表現派演員。
而體驗派則不同,體驗派的要求,是需要演員必須將自己融入到人物角色中去,去代入角色的人生經歷和感情以及性格等等。
顧名思義,就是換位思考。
去體驗角色的人生,把自己當做角色人物。
我們經常聽到的因戲生情的事例,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家在幾個月朝夕相處之間,因為融入了戲中角色的感情,以至於入戲太深,導致了很多演員與演員之間在某個時間段對彼此產生了感情。
所以,演員一旦入戲,後果非常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