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五年,朱厚煒釋出《開疆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凡大明子弟,無論王公勳貴、宗室子弟、士農工商、販夫走卒,皆可前往域外行開疆擴土之事。
系開疆所得,金銀珠寶、良田礦山、一應物資均為個人所有,免徵稅負三十載。
……
附註:《開疆授官令》
開疆百里,授忠武校尉。(從六品)
開疆撒三百里,授武毅將軍。(從五品)
開疆五百里,授信武將軍。(從四品)
……
開疆萬里,授國公爵。(超品)
……
明碼標價,將官階、爵位拿出來許諾,歷朝歷代也只有奇葩的神武皇帝能夠想出來。
雖然有讀書人覺得詔書內容太過直白,沒有絲毫文采,有損朝廷威嚴、斯文掃地,但效果卻是立竿見影。
詔書一經發布,全天下都跟著沸騰了。就連早已荒廢的衛所之兵,都開始摩拳擦掌。
只因為神武皇帝恢復軍功授田制度,甚至還暗自許諾,凡攻城之戰一律三日不封刀,允許大家在域外合法搶劫。
突如其來的詔書大禮包,直接轉移了天下的視線,就連剛剛過去的大地震,都變得不在重要。
唯有升斗小民還沉浸在地震帶來的悲痛中。不管怎麼說日子總是要過的,尤其是現在正處於冬天。
……
華山。
經歷了一場大地震的影響,此刻的華山派就宛若一個大工地。一個個在江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此刻紛紛化作建築工人,為重建家園而努力。
在天災面前,練武之人的抗風險能力還是要遠強於普通人。地震之中華山派的財貨損失不小,人員傷亡卻是不大。
除了幾個深度閉關的倒黴蛋,被地震搞得內力亂竄丟了性命之外,也就年幼的弟子擦破了點兒皮。
大略掃了一眼損失清單,李牧就丟到了一邊,衝處理雜務張不凡問道:
“關中的情況怎麼樣?”
大難臨頭自己顧自己。李牧也只能關注一下家門口的問題,天下大事等自家安穩了下來再考慮不遲。
想了想之後,張不凡神色凝重的說道:“損失非常慘重,山下的華陰城都塌了一半,民眾傷亡足有數千之數,近乎家家戶戶掛白帆。
這次地震波及範圍甚廣,整個大西北都是重災區,關中其它地區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救災進展不錯,自從掌門下令之後,關中武林和朝中官員都行動了起來,暫時沒有發生大的混亂。
只是經此一役,沒有十年之功,關中怕是難以恢復元氣。”
農耕時代的恢復力就是弱,一場大地震帶來的傷害,都要花費十年時間去平息。
這還是樂觀的估計,要是因此爆發了兵禍,怕是數十年都難以恢復。
關中各地官府積極救災,並非是大家節操高,更多還是被李牧用刀給逼出來的結果。
雖然李大真人這個鎮北公,從來都沒有正式履行過一天職責,卻沒人敢把他的話不當一回事。
這是無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教訓。在過去的幾年,西北地區共有三十餘名文武大員,因為不聽話丟了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