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屬於貨幣類,這一類的膨脹雖然不是很直觀但是卻間接的影響了商品的價格,也引起了京唐城商人們的恐慌,各種礦物的買賣也開始被叫停,需要收更多的稅收,而礦業的簡單叫停,也就很快的影響了商品的價格,為了避免貨物砸在自己的手裡避免陷入京唐城的危局之中,周文和黃年略施小計,就很快的壟斷了一大批的剛需貨物,這段時間,京唐城內部很多的商鋪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很多經營不善的店鋪在朝廷抄底的黃金潮中宣告破產,如今的京唐城如同一個吸金的機器,出現了極大地利潤空間。
周文不算是運籌帷幄,但是他能玩的好一波資訊差。
因為一些原因,朝廷很明顯不想要將自己的經營資訊和黃金等貨幣的儲量公佈出去,而這種限制,也大大的加重了擁有固定的自由的礦物來源的市場出現了一個擁礦自重的情況。
其型別不僅僅飽含金礦,其中還有剛需的鐵礦還有各種其他型別的礦石。
畢竟修仙者門派也不會專門的告訴那些凡人只有金礦才能用得上。
而這中間的門道周文玩的是一個門兒清,他很清楚朝廷想要什麼,也知道那些修行者想要什麼,也就是說他能很快的知道他該幹什麼,無論在哪個時代,資訊就是資源。
在這個時代,擁礦自重的最多的是什麼,是世家和那些官僚。
因為修行世界的剛需,對於礦業的管制效力其實還不如對於布匹和鹽商的管控效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黃年本就算的上是一個聰明人,很快的就掌握了門路。
他們的手上有大批次的黃金,在其他的等價品市場這一類的礦石的價格已經升起來了。
這段時間絕對不會缺韭菜進場。
在周文的引導下,他們佔據了先機,而且很快的拿到了各大商鋪銀行的第一筆融資。
銀行其實很願意以十倍的黃金價格來對比價格收購,畢竟現在還沒到那個高潮的地點,真正知道黃金作用的人都知道,黃金雖然珍貴,但是宗門對於這種凡人的東西其實並沒有那麼買賬,因為黃金可以在沒有靈氣的土壤中生產,那麼對於這種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個短期的替代平罷了,那些修行世界所需要的東西只要富有了靈氣也就可以比黃金做的更好。
可是修行者世界卷啊,連帶著其他的也開始捲起來了。
黃金的價值未必有那麼大,但是出了黃金呢,難道就不能有別的價值了嗎,其中最經典的就能說的上是一些簡單的丹藥的兌換。
周文知道,自己手裡的東西還有那些資訊都是有一定的期限性的,對此周文從來都不懷疑,從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走怎麼樣的路才能在這個世界裡那道自己的第一手資源。
僅僅靠這些東西嗎,想來也根本還不夠。
因為周文又系統,他第一時間想到了一點,那就是打通其中的關節,最好的是打通小型宗門和他們的互利互通。
大宗門自然不需要這樣競拍名額,這樣實在是太掉價。
而且大宗門也不需要大震積蓄的黃金,他們的手裡的絕對比周文甚至京唐城這裡的多得多。
黃金失竊之後,影響其實很小。
這也顯示出了那位陛下對於這件事的無動於衷,也確確實實的是一種很明顯的問題。
他們對於黃金的內容其實並不感興趣,或許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樣,這位陛下已經超越了凡人,他的目光長遠到已經裝不下這個天下了。
這段時間,靠著跑宣傳的方式拉到了不少的贊助,周文化身神秘人收購京唐城的資源,而黃年帶著一大批人去宣傳太子會。
也正是因為離奇的反彈效應,隨著周文的進軍,很多站在京唐城的大商會已經站在了一起。
他們都不是傻子。
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怎麼做才能獲得利益而不被趕下去。
就這樣,利用“共渡難關”這個簡單但是有效的口號將眾人綁在了一起。
一開始還沒有幾個人買賬,可是京唐城內部的市場開始出現了極度的傾斜狀態,那些處於觀望的態度的商會也開始逐漸的加入了太子會抱團取暖,而隨著太子會的壯大,逐漸開始向著那些想要參與進市場的人收取股票的價格,就像是一場精彩的龐氏騙局一樣,因為利益的不穩定,亦或者太子會的越來越壯大,周文的手中能調動的資產就如同滾雪球一般的急速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