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實際上呢?
民間肯定有,只是不多而已。世家大族裡,不僅有弓箭和弩,而且還有不少,甚至有很多專門的護衛家丁,專門訓練弓箭和弩的射擊。
可是現在呢,書院裡光明正大的擺著箭靶子,這是要看看我們的箭術嗎?
這東西,真會射的,不敢露啊;不會射的,射不準呢!
教習見到眾學子的反應,微微一笑,說道:“大家放心,這都是在朝廷備過案的。下面,開始第二項考核,射箭。每人三次機會,射中靶心處,十分...以此類推,脫靶零分。取總分數成績最高的前十名進入下一項考核,剩餘之人,結束!”
教習說完之後,眾學子中自然有人出言問道:“教習,朝廷規定,家中不能擁有弓箭。我們從沒接觸過,這可怎麼射啊?”
教習出言解釋道:“你沒射過,別人就射過了?”
眾人聽後,恍然大悟: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不患窮而患不均!
人在很多時候,想的永遠是身邊的人怎樣怎樣,我怎樣怎樣,而不是:這規定,真的合適合理嗎?
在教習說完之後,眾人便根據第一項測試的結果,依次上前射箭。
第一個射箭的人正是黃天縱,只見他深吸一口氣,身體微微向前傾,讓身體的重量均勻的落在雙腳上。右手把箭搭在弓箭的箭臺之上,並以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三指扣弦,將箭和弓弦緩緩地向後拉去。同時,左手用力,向前推弓。待將弓拉成滿月狀,眼睛、弓箭和靶中心,連成一線之時,右手三指迅速張開,使箭飛速而出。
“嗖”的一聲,箭矢射在了箭靶中心旁的一寸之處。
九分!
“嗖”、“嗖”又是接連兩箭,次次命中箭靶。
八分!九分!
眾人一陣驚呼:“這麼簡單嗎?”
與此同時,不遠之處,一名白衣教習對著另一名紫衣教習說道:“此人怎樣?”
紫衣教習想了想,說道:“姓黃?荊州人士?”
白衣教習回道:“看其報上來的資料,不是。三輩之上,都是青州地地道道的農民。”
紫衣教習說道:“可能是分支。這個孩子,天賦不錯,要了!”
......
兩人說話之間,測試還在繼續。
第二名邴曲上場,只見他學著黃天縱的樣子,拉弓,搭箭,射!
脫靶,零分!
除此之外,還有更慘的!
讓弓弦割著手了。
看著鮮血淋淋的小手,眾人一陣手疼!
測試有危險,嘗試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