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百年時間,他的內力在不斷增長。
即使,與其他武者開闢周身穴道為氣海不同,他只有一個丹田,但是,在這種無意識的修行中,他的真氣,他的精神意志,反而將整個丹田,不斷打磨,於氣海之境,開闢出另一條路來。
而在精氣神三者毫不弱於人之後,他的天人之路,也就沒有了任何阻礙了……
啥?
需要感悟自然,理解天地?
道儒大宗師,會沒有一套自己對於天地的解釋和理解嗎?
對於黃裳而言,這個天人境界,就跟送的一樣。
所以,潛心學問的黃裳,並不為武林人士所知,除了……那幾個曾經修行過九陰真經的人,但是,他們也只是聽聞過黃裳的名,而不曾見過他的樣子。
就算是朱熹,若非是黃裳一直潛伏在大宋朝廷遍覽大宋之書,他也未必能在偶然之間得見這位文武雙修,文武全才的人物。
成吉思汗並不認識黃裳,但他知道,此時,是否認識黃裳已經不重要了。
“入我大元,封你國師,美人,財富,權力,地位,珠寶,神功秘籍,任你取用!”
即使是知道不大可能勸降,但見到一個全新的天人,成吉思汗還是說出了這一句話。
“蒙可汗錯愛了!本來,我是不會出現在這個戰場的,但是,有個老友出賣了我,帶著一個人來找我,那人與我之道有相似之處,又給我指明瞭之後的道路,而作為交換,此戰,大汗你怕是走不掉了。”
黃裳臉上帶笑,率先發動了攻擊,舉手投足間,雲淡風輕,不帶絲毫氣勢,然而,唯有面對他的成吉思汗知道,這其中的殺機。
黃裳嘴中的老友,當然是朱熹,至於被朱熹帶去的人,自然是同樣文武雙修的洪白衣。
同樣的文武雙修,雖然,他是無意間成為武道天人,而洪白衣是有意的學盡一切可用可學之道。
但是總歸是有可以借鑑的地方,更何況,即使是他,也很想知道,洪白衣指出來的那一條聖道,是否可行。
所以,作為交換,黃裳會替洪白衣護道。
黃裳所說,成吉思汗走不掉,可不是僅僅在這戰場中拖住成吉思汗的動作,而是將成吉思汗纏在在這裡,無論魔元是進是退,都不可能脫身。
作為大宋人,他會幫助大宋抵抗魔元,而作為對於洪白衣的承諾,當魔元想退的時候,他也會拖住魔元的步伐。
因為,黃裳也很想知道,洪白衣的猜測,那樣一條聖道與眾生之間的隔閡,到底是否能被打破。
成吉思汗不再說話,黃裳招式之間的殺意,他感受到了,他不敢分心。
他從未見過如同黃裳這樣的人,這樣古怪的武道天人。
黃裳的招式並不出眾,作為武道天人,他的搏殺之技,戰鬥意識,可能還不如努爾哈赤那個水貨。
但是,黃裳有其他東西,可以彌補這種搏殺之道上的失敗。
文氣!
每當哪裡防守有了缺陷,或者攻擊不能突破他的防守,黃裳的文氣就會出現彌補這部分缺陷。
成吉思汗這是第一次見到,有人將文氣和真氣一樣的用法,自從文道神通出現以後,這世上就再也沒有人這樣用了。
不覺得浪費嗎?
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講真氣用的和文氣一樣的人。
以文氣為墨,真氣為紙,虛空成物,一方大印,竟然妄圖將他鎮壓。
棘手!
成吉思汗從來沒有預料到,文武二道結合,竟然會這樣的棘手。
他不敢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