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手術,出奇的順利,一點術中意外都沒發生。
等手術結束,眾人匯聚在手術室外。
急診科鄧主任佩服道:“趙院長,您說得對,還有小李,多謝你的提議!這種病人,確實不應該急著搶救,有了充分必要的術前準備後,病人的疼痛感降低,這臺手術的難度也大為降低。”
“整臺手術做下來,實在是太輕鬆了!”
“和之前的這型別手術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完全不同!”
就像是把“困難”難度,調成了“簡單”難度,這做起來,自然就遊刃有餘,心情放鬆了。
康泰醫院的院領導忽然看向縣二院年輕醫生小李:“你在你們醫院,是跟著張及明吧?你是哪年考進去的?”
小李連忙點頭道,“張主任是我們科主任。”
他臉色有些泛紅,道:“我不是考進去的,我是合同工。”
康泰醫院院領導笑道:“不如來我們醫院吧,來了後跟著消化科的劉主任。”
小李頓時狂喜!
他當然願意!
同樣是合同工,可在康泰醫院這種省級一流的大醫院,無論是工資還是前途,都要比縣醫院高上許多!
而且,消化科的劉主任,可是業界資深大佬,從他身上,必然能學到更多知識。
趙培儒微笑著看著這一幕。
努力的人,應該得到回報。
……
康泰醫院的事結束後,趙培儒正打算回江南省,卻又接到了秦明輝院士打來的電話。
“秦院士?”
那頭,秦明輝院士笑著先和趙培儒問好、寒暄了幾句。
隨後步入正題道:”我有個老朋友,廖慶儀院士,正在做一個專案,裡面的某個難關,涉及到門靜脈高壓,你能不能幫得上忙?”
廖慶儀院士?
趙培儒一聽這個名字,心裡便是一動!
這位廖慶儀院士,可以說是消化科領域裡的“腸道活化石“!其89歲的高齡,經歷了消化科的許多國內醫學基礎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從是消化科領域裡當之無愧的no·1。
更關鍵的是,趙培儒的這條任務鏈,最終是要加入“全國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的。
而這位廖慶儀院士,正是其中的七位委員之一,也更是七位委員之首,份量最重。
趙培儒想要完成這條任務鏈,就得和這些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們搞好關係。
這幾位委員,雖說沒有直接任命權,但卻有否決權。
之後,他從秦明輝院士手裡,拿到了廖慶儀院士的手機號。
給對方撥打過去後,廖慶儀也明確爽朗的表示,他目前做的結腸腫瘤專案,其中一項涉及到“結腸腫瘤伴門靜脈高壓”,這一難關較難攻克。
廖慶儀團隊裡的小組已經攻克許久,卻是遲遲攻克不下來,需要請一位同時精通兩個細分領域的外援。
正是和秦明輝院士打聽到趙培儒在結腸領域,和肝門靜脈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廖慶儀這才請秦院士幫忙牽線搭橋。
趙培儒一口答應下來。
“這次去幫忙……”
谷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