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夠代表地球人類文明的,只有文學與藝術,這些才是人類靈性獨一無二的體現。
一些文學與藝術,將其僅僅視其為娛樂,那目光就太過狹隘了。
《三體》最後一部死神永生種,有這樣一段劇情,到現在為止諸多讀者還記得。
當時二向箔打擊確定了地球文明的滅亡,面對這種必死之局,羅輯選擇與地球共存亡,可是羅輯卻整理好了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夏州名作《清明上河圖》等等,這些文學與藝術都是需要搬運的,是這個人類世界生存過的象徵,是文明的傳承。
比起人,這些更為重要。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讀者才說老賊是一名真正的藝術家,足以載入史冊的藝術家。
這句話,是德州著名學者德魯對於這“科幻冒險系列”五部曲的評價:
“如果真的如同《三體》中所言,地球即將毀滅的話……”
“這五本書,一定是會被帶走的文學作品。”
……
因為文學是人學,是有關人性的,只要人還是人,還有人性的善與惡,就不會過時。
本身文學就是契合時代且跟隨時代腳步不斷發展的。
其的形式會變,題材會變,就如同唐朝的詩人絕對理解不了現代的文學一樣,後世的文學樣式也會變成我們今天所無法想象,可核心是相通的,每每唸到唐詩之時,都可以說用文學一字一句的記錄下了那個絢爛的朝代。
“一個月一本!還都是這麼高的文字質量,老賊就是老賊啊……”
“逐漸轉向傳統文學後,不知道老賊接下來會寫什麼題材的了。”
“照這麼寫下去,老賊的說不定以後還能夠進入到課本教材裡……”
“以老賊的水平,本身就是這個時代的瑰寶。”
“哎~又要等五個月嘍!!”
“等吧!”
“期待老賊作品早日走進夏州的教材!”
進入到新的一年之,凡爾納系列五部曲盡數發售,在全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力,標誌著老賊的作品風格轉型成功,更是讓全球的文學愛好者們對於老賊的下一部書籍好奇不已。
根據仙闕的宣傳,老賊的新書發售會在5月1日!
只不過具體什麼型別,什麼題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絲毫的訊息透露,唯一知道的是,這又是一個林秋沒有嘗試過的題材形式。
其實早在三個月前,林秋就已經決定,並且開始謄寫新書的內容。
新書的內容,題材,形式,可以說是廣大讀者最熟悉的一種形式——短篇集!
要知道,夏州學生從學生時期開始,幾乎就一直在學習課本上的短篇,前世,你要說一些長篇,可能沒看過的人佔大多數,可你要說《背影》《孔乙己》等等這些經典短篇,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可以說,短篇的影響力,絲毫不比長篇要低。
即便是世界短篇亦是如此,莫泊桑,契科夫,歐.亨利等名留青史的家,都留下了一篇又一篇經典的。
諸如《都柏林人》《十日談》《羅生門》《最後一片葉子》《小城畸人》這些傳世文學經典,都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一畫。
林秋沒有能力將這些經典的書籍全部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不說國外。
就說前世的國內,魯迅,老舍,沈從文,張愛玲……
文學大家與經典作品實在太多太多。
不過那些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林秋都將會收錄進《九州中短篇集》中,依舊會在五月,六月,七月連續釋出三部短篇集,囊括了九州各州的經典短篇。
各個題材,各個型別都有。
至於以後有機會,完全可以接著出第四部,第五部。
在短篇這個領域,前世璀璨的文學界,簡直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短篇集完全不用擔心風格調性不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