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每年一次的正式大祭不同,這次的祭祀比較突然,村民們有急事相求——
有一孩童偷偷溜上山玩耍,失蹤了。
北山面積很大,由高高低低數座山峰組成,內含幽谷、深澗、險崖,地形複雜,一個人陷進去就如石沉大海,杳無蹤跡。
村民們發現得太晚,日漸西斜,已來不及搜尋全山,馬上就要天黑了。
急切之下,世代庇佑他們的神竹,就成了求助的物件。
在茫茫深山中找一個失蹤的孩童,難如大海撈針,但對祝安而言很容易。
稍微鋪開神念,整座大山便盡在掌握之中。
霎時,無數枚青翠葉片齊刷刷抬起,朝四面八方伸展開去,似一層層綠色的圓幕張開,將一切細微的波動和氣息盡數收集起來。
方圓數十里,溝壑峰谷間,一草一木都進入祝安的視野,水流蟬鳴皆逃不過他的傾聽。
很快,一絲若有若無的人的氣味,指引他來到一處山崖邊。
山崖下方,一個衣衫破爛的孩童掛在橫生的樹枝上,晃晃蕩蕩。
小臂粗的樹枝不堪重負,表皮寸寸皸裂,發出“咔咔”的響聲,隨時都有可能斷裂,連人帶樹一起墜落。
孩童後腦被撞了一下,意識已經模糊,但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個破包袱。他眼睛勉強睜開一條縫,嘴巴囁嚅著,似乎想說什麼。
在山裡遇到危險,就立刻呼喚神竹——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生存法則。
長輩的教誨湧上心頭,孩童試圖朝那位神秘的存在呼救。
可暈眩之下,完整的話已經說不出來了。
“神、神——”
正絕望時,孩童聽到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模糊的視野中,漫天碧影乍現,如青翠的雨幕灑落,淡淡的竹葉清香在風中氤氳不散。
一股輕柔的力量包裹住了他。
孩童嚇了一跳,想看個究竟,卻又睜不開眼睛。
身體變得輕飄飄的,好像在飛。
一陣恍惚後,孩童已到山腳下,腦袋竟不暈了,身體也恢復了力氣。
孩童舉起手裡的破包袱,開啟一瞧,興奮地咧起了嘴,然後跪下,衝深山方向重重磕了個響頭。
小小的村落轟動起來,響起陣陣腳步聲,抽泣聲,訓斥聲,還有清脆的噼裡啪啦聲。
“娃兒忒淘氣,急死你爹孃了。”
“打輕點,輕一點,神竹大人救我……”
挨完打後,孩童一邊抽泣著,一邊從破包袱裡掏出幾株皺巴巴的黃連草。
“爹,俺真的長大了,能幫你上山採藥了。”
手持柳條的父親頓時默然。
祠堂門口,之前口頌祭詩的白髮老者拄著柺杖,佝僂著身子,慢慢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