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幾位士子聊過之後,梁易對他們有了大致的瞭解。
在這其中為首的是隆安十六年的狀元,在吏部觀政三年的餘績。
其實依照規定,考生中了狀元之後,可以挑選幾個東部大縣去當縣令。
但是因為餘績過於年輕才二十四歲的關係,周帝讓他留在吏部觀政,放在身邊培養。
次之的是今年的新科探花,還沒有安排去處的趙儒壽,今年二十九歲。
其餘幾人都是吏部花名冊的預備官員。
成為預備官員並不代表他們的能力比起現任要低,只是關係打不通,只能在預備官員名單裡打轉。
這對於梁易來說是個好訊息。
這種官員一般都家境貧寒,就算考中了也沒有出頭之日。
別以為考中進士了就有錢了。
沒考上前三甲進入皇帝的法眼,那也是去翰林院受苦的命。
那裡人人都是進士,也不稀罕。
京城的進士不如地方的舉人有用。
“各位可知道什麼是詹事府?”
梁易掃視著面前計程車子,一字一句的問道。
年輕氣盛的餘績當仁不讓的起身回答:
“詹事府,主管東宮之內務,太子的起居和教育都由詹事府負責,同時還會和太子一同討論朝堂政務,並修撰東宮實錄,以及……”
餘績沒敢繼續往下說,氣勢也萎了,打算坐下。
梁易眉間一挑,斜眸瞥他一眼,冷聲說道:
“繼續說!”
“以及在皇帝不能處理政務時,詹事府輔佐太子監國,朝中政務都必須由詹事府經手,若是皇帝駕崩……”
餘績頓了頓,在梁易的逼視下繼續說道:
“若是皇帝駕崩,詹事府負責迅速輔佐新皇登基,確保皇位交替不出問題!”
東宮外殿一片死寂。
餘績並沒有背錯,這些確實是詹事府的職權。
不過這是前朝的詹事府。
之前就說過,大周沒有設立過詹事府,大家都不知道新設立的詹事府和前朝的有什麼關係,職權是不是一樣的。
而且詹事府還有一個隱藏職能餘績沒有說。
那就是前朝太子造反時,東宮詹事府往往會立馬被擴編,若是太子謀反成功,詹事府的官員會原地轉換為新的朝廷。
揮手讓餘績坐下,梁易緩緩站起身。
“我是太子!儲君!未來的皇帝!進了我的詹事府,那麼未來在廟堂之上必定有你的一席之位!”
餘績等人都是目光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