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事危難,諸位臣工不思報國養士百年之恩就算了,竟然還貪墨災糧中飽私囊,著實是該殺。”
“父皇和楚大人與汪大人所顧慮的事牽扯太廣,無法收場。”
“這些國賊若是全都殺了,朝廷難免停擺,若是不殺不繼續追查下去,將糧食追回,皇城遲早被飢餓的災民沖垮。”
周帝點點頭,眼神中略顯滿意之色。
雖然這些都不過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層面,但是作為多年未接觸過政務的太子,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在幾人的臉上巡了一圈之後,梁易繼續說道:
“我猜,二位大人接下來的打算是在朝中拉出幾個不痛不癢但品級較高的官員來明正典刑。”
隨手開啟奏章,手指著幾個名字。
“我看這幾個人就很合適。”
楚孟德和汪得水湊過頭去看梁易指的名字。
“太常寺卿,楊奉”
“光祿寺少卿,喬玄”
“國子監祭酒,趙國樑”
“……”
確實都是一些位高但是權不重的位置。
楚孟德和汪得水心中一喜,沒想到太子幾下子就將之後的事給想清楚了,而且懲處的力度還剛剛好,不輕不重的。
看著還在暗自商量的二人,梁易繼續說道:
“至於缺糧的問題,那就只有向南方几省加徵糧稅了。”
“而且得快馬加鞭的收取,入秋之前得吧安置災民的工作給做完,不然國內生亂就給了北涼可乘之機。”
周帝點點頭,這和他說想的不謀而合。
正當他想誇讚幾句,沒想到梁易話鋒一轉。
“恕兒臣直言,這種計劃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長久,而且能不能成也都兩說。”
周帝臉上的滿意變成了詫異。
“何以見得?朕倒是覺得這是目前最有效的辦法。”
梁易卻是連連搖頭。
“且不說南方几省本來就靠著江淮供養,收糧也收不上多少。”
“況且今年江淮和山東絕收,加徵糧稅,恐怕只能讓更多的人熬不到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