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吳天為啥被諸國忽略了?
那是因為他刻意在這次的戰爭之中沒多露臉,就連最後的出手都是假借超級武器之名。
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諸國都開始學鴕鳥了。
擁有超級武器的科技聯邦已經太厲害了,他們不敢提起:人家背後還有一位疑似滅殺了神庭這次所有派出的所有神級高手的大拿。
他們恐懼,所以就裝作沒這個人,也怕自己這邊一旦提到了那位,科技聯邦這邊會變本加厲。
所以在種種美麗的誤會之下,最終大陸被兩分!
科技之國這邊急著發展,佔領太多土地也沒有人去經營,所以從一開始也沒打算擴張太多。
不過這地盤嘛,自然是越大越好,畢竟這發展科技需要的材料、礦藏,日久天長之下,可不是尼爾特荒原這一畝三分地能夠維持的。
大家也知道不能讓科技聯邦在做大了,可沒辦法,實力不如人,要是放在一年前知道會有今天的話,諸國哪裡還會去瓜分什麼神殿,早都傾盡全力將剛冒頭的科技聯邦給滅了。
現在這是打也打不過,人家不打過來也只是因為沒那麼多人口來佔領罷了。
那就只有拱手讓出大片地盤,防止對方急眼直接扔那種堪比神級出手超級武器。
地盤是給了大片的,但人口卻是猛砍了一大截。
最初這邊可是要求遷徙2億人口的,畢竟2億人口,再加上原本科技之國的幾千萬人口放到半個大陸之上人口密度同樣是地廣人稀。
雖然是如此,但科技之國這邊也知道:要的再多的話諸國肯定是不會給的,但再打一場的話,科技之國的發展就會被拖慢。
更重要的是沒必要啊,再打能得到什麼?
不使用大威能的武器可能很難打退對方,要是使用大威力武器的話,人口肯定會大面積被誤傷,而且諸國也肯定會壓榨徵召更多計程車兵進入戰場。
這樣一來一旦大戰在起科技聯邦這邊,也就只能被迫屠殺他們緊缺的人口,這種場面卻是雙方都不想見到的。
所以最終科技聯邦這邊才提出了兩翼這個進步,多半不可能逼急對方,讓對方狗急跳牆,自己這方又湊合夠用的數字。
結果沒想到諸國這邊雖然腐朽,但腦子還沒有全部不靈光。
打聽到了,科技之國要發展對於人口的強烈需求。
果斷的咬死不鬆口,直接把2億人口的賠償給砍到了4,000萬。
到了這個限度,科技之國也不讓了,要不就繼續開戰,要不至少4,000萬人口,而且其中青壯不得少於50%!
隨著談判塵埃落定,克里瑪伊河以西的大陸國家,開始了神戰之後數萬年以來的第一次集體大規模渡河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