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目的是讓更多人活命,置氣什麼的,以後有機會再說。
所以,等別人都換完,他們還是給那些先前不配合、不合作說沒受災的部落留了羊。
那些部落來換羊的領頭人訕訕地叫人將羊裝上車。
盧栩:“我們回去還路過你們那兒,回去把人選好,我們去挑,再不讓我們進,下次什麼好事都沒你們的!”
換下來,西岸的部落算一算,也沒虧。
官府規定了大概的兌換區間,在那個區間內換,比他們自己宰羊宰牛,得到的肉還更多一些。
這荒田野地的臨時集市就這樣辦了十天,來兌換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到盧栩他們要繼續西行時,還有遠的部落沒趕來呢。
但顏君齊他們不能一直在這裡耗著,想了想,讓附近的幾個部落首領一起來主持,只要他們願意兌換,集市可以一直開下去。
他們則繼續向西南,去通知更多的部落。
受災的遠比沒受災的部落多,只靠附近的部落勻出多餘的牛羊,依舊難以補上巨大的損失。
不過,越靠西,自然環境越差,漸漸開始出現戈壁。
魏定山也不許他們繼續走下去了。
荒漠戈壁是自然邊境線,再向西已經不屬於大岐的領土。
戰後不願意歸順大岐的部落,大多也西逃而走,走太深,說不定會遇到他們。
盧栩和顏君齊看著他們的物資,也萌生打道回府的想法。
剩下的空缺,他們還得從關內想辦法。
晚上他們在大帳裡看他們自己更新過的輿圖,還把龍虎營的斥候找來,詢問附近部落的分佈。
實地走一次,哪怕是走馬觀花,收穫還是很大的。
西北的蠻族部落遠比北境複雜,他們雖然全被大岐叫做蠻族,但其實是十幾個不同的種族,風俗習慣、穿著打扮、口音用語,都有區別。
因為當年打贏後,大岐的政策是要將蠻族主力打散、遷開,尤其是那些大部落,幾乎都被扔到了荒涼地方。
而荒涼之地的小部落,因為和大岐交鋒少,倒是被遷到了環境好的地方。
留在原地沒怎麼挪動的,就是偏遠地區稍大的部落了。
這些部落普遍是這次受災最輕的。
他們世代在這裡生活,積累的物資也沒因為遷徙造成丟失損壞,加上對本地的氣候地理都更熟悉,冬日營地選的位置非常好,連大風暴都抗住了。
不過這樣的部落是少數,大多還是混亂遷移湊成的鄰居,其實矛盾也不少。
不熟,搶地盤,搶水源,等等。
多的是相互瞧不順眼的。
盧栩他們默默鬆口氣。
這種情況下,只要沒有因為饑荒鬧到大多人都活不下去,沒有像白峰部那樣一呼百應的貴族大部落號召,這些混雜的部落就是散沙一盤,輕易不會凝聚起來對抗大岐。
白峰部已經沒了,雖然可能會加深矛盾,但同時,對所有蠻人部落也是一種震懾。
他們只要重點盯著那四五個最敵視大岐的部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