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周寬想不明白是什麼原因。
只當是農民出身的老周家對做生意不在行,最後退縮了。
現在周寬一聽就明白過來了。
就陳文茵跟周遠初這麼說下去,估摸著正式去實地一考察,事情就黃了。
原因都在陳文茵的話裡。
兩富現在之所以沒人開服裝店,是地方小、客源支撐不起一家服裝店。
也正如陳文茵所說,兩富幾乎完全位於風棠和太平唯一一條硬化公路的中間點。
無論去哪邊都是7公里車程,雖然路有點彎彎繞,但也不過是十幾分鐘的車程,搭個中巴車2塊錢車費。
兩富就一條臨公路的門面街,平日裡幾乎就跟村口小賣鋪一樣的人流量,哪撐得起服裝店這種店鋪。
有這功夫不如花兩塊錢要麼去風棠要麼去太平,起碼兩邊都有十多家乃至上二十家的服裝店可供挑選。
最重要的是,兩富是個村。
都不是鄉,更不是鎮,就是個村,之所以大家都知道這個地方,是因為兩富有一所初中,以及因為臨公路有集市,和處於風棠太平中間點上……
看看陳文茵,又看看周遠初,周寬稍加思索,斟酌著開口:“媽媽,你們是在說開店的事情吧。”
“嗯。”陳文茵點點頭,並沒有說‘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的話。
在老周家,周寬這點發言權還是有的。
看看周寬,陳文茵又似打趣地說:“你有沒有什麼好主意?”
周遠初也望向了周寬,他們夫婦倆對周寬都還蠻有耐心,多數時候會尊重周寬的想法。
察覺到父母倆的潛在意思,周寬索性也不作委婉,開門見山:“談不上是好主意,是個不成熟的想法,你們聽聽就算。”
然後,周寬繼續往下說:“爸爸當年能把進價十幾塊的賣出七八十塊的價格,這很厲害,但……”
略頓,周寬娓娓道出:“兩富其實是個村,而不論風棠還是太平,服裝店都挺多的,新開一家就天然要面對原有競爭壓力。”
“與其爭爭搶搶,不如找個現在還沒人做過的。”
周寬說得有理,陳文茵跟周遠初都沒打斷,聽他往下講。
“記得媽媽有年打算去羊城打工,去南丘才知道沒票,最後乾脆沒出去了,這兩年出去打工的人變多了,同樣的事情會更多發生;
我從網上看到過火車票代售點,成本主要是機器、保證金、押金這三樣,每樣1萬多,算上租金、改造費等雜七雜八估計落實下來差不多得6萬,在太平這是獨門生意。”
“再說太平,它是白華和漓源的兩縣分界線,也是縣市交通中轉點,四通八達,去市裡比去兩縣的縣裡還方便,才15公里,是個開店的好地方。”
幾乎沒作停頓,周寬又說:“我們這裡對火車票的需求集中在年前年後,平時可能沒生意,門面空出來的部分可以代理福利彩票承銷,成本同樣是機器、押金等。”
“算下來準備15萬投入比較穩妥,如果錢不夠,可以先抓緊把火車票代售拿下來。”
最後,周寬眨巴眼:“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不然再問問姐姐。”
周寬沒有著重強調,沒有說服,只是商量的口吻,甚至還隱約有點不那麼堅定。
即便如此,老周家大廚房的氣氛還是‘古怪’了起來……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