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因為我賣的是水豆腐,鎮上沒有一戶做出來的豆腐有我做出來的水嫩。”
“那太好了,這比咱們自己磨去賣還要掙得多!!”陳可欣喜若狂。
王雪瞳孔微弱,這一大家子人一個月賣豆腐都掙不了這麼多,那她開價是不是高了點?
雖然十兩銀子對她來說,不算什麼,光是賣豆腐就能掙回來,但……
算了,要想收住人心,就要捨得下本。
有陳家這個大石磨,再加上她家的三個,就足夠了。
但是這黃豆需求量太大,鎮上買的多是有優惠不錯,可再優惠也沒有直接從種黃豆的人手中收,因為她還需要一個家裡專門種黃豆的人來合作。
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陳可的大嫂的孃家就是專門種黃豆去鎮上賣的,他們陳家磨豆腐的黃豆為從陳可大嫂的孃家收的。
那這事得拜託陳可大嫂回孃家跟孃家人談,只要價格合理,不管有多少,以後她都要了。
談好這些,王雪便告訴他們豆腐想要水嫩,必須新增一定量的石膏,但石膏是藥材,也稀罕,不是想找到就能找到的,她也得花錢去買。
她特地叮囑陳家人不要把石膏的事情說出去,畢竟這是他們賺錢的辦法,說出去讓別人知道,那以後可就沒法賺錢了。
陳家人答應不會說出去,以後她需要多少豆腐,他們就磨多少,絕不私自磨去賣。
這私自磨去賣,王雪也不是很在意,只要別告訴別人水豆腐如何做的就行。
她有把握拿住手上的生意,所以陳家人就算私自去賣水豆腐,她也不會計較。
陳家人見王雪這都能不計較,挺感動的。
本來是陳可報恩,現在變成了王雪帶給他們財富。
一個月十兩銀子,夠他們一大家子用了。
每個月攢點錢,攢個一年,老三也能娶媳婦回家,陳家兩老別提有多高興了!
王雪走的時候特地給他們示範一下怎麼新增石膏,怎麼製作水豆腐,怎麼避免一些問題。
除此之外,還交代了一些他們都不知道的細節。
她說每天都需要很多豆腐,便讓他們每天晚上開始做,早上她開馬車過來拉去鎮上賣。
王雪在陳家把本子拿出來,上面記錄了明天早上有哪個酒樓需要,哪戶人家需要,她還統計下來,告訴陳家人今天需要做多少。
而陳可大嫂在這事之後就回孃家說黃豆的事,孃家就在隔壁村,來回一個多時辰就夠了。
陳可大嫂叫春荷,春荷跟王雪說讓王雪在陳家等著,她回孃家找人過來跟王雪談。
王雪心想還有很多事要做,就讓春荷跟家裡人談就行,價格不高於鎮上賣黃豆的價格,她可以接受,但一定要保證黃豆的質量。
以後黃豆的錢,她就直接交給春荷,讓春荷拿回孃家就行。
一切安排妥當,井然有序,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陳家人覺得王雪小小年紀挺厲害的,十三歲就能掙這麼多錢,還會跟人談生意,還會招人,以後長大了頭腦肯定更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