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倒不是忘記給他們說肥皂的好處了,而是五千塊肥皂在他眼裡,並不是多重要的事兒。
況且柳銘淇那個陰險小傢伙的東西可不好拿,如果拿到了手上,會不會被人說什麼,那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被人誣告一個繡衣衛有所圖謀,那才是得不償失。
……
有人愁來自然有人歡喜。
京城外的一群農戶們,此刻就很高興。
準確來說,京城的區域應該是外城的城牆裡面,包括了外城、內城、皇城區域。
可實際上,經過了這麼一百年的重新發展,京城的城牆外面半徑三十里的一個圓圈範圍內,也實際上是京城的一部分。
帝京府的官員衙役們負責這裡的治安、負責這裡的稅賦徵收、負責這裡的勞役委派等等。
因此面對外鄉人的時候,這些民眾仍舊可以驕傲的說,我就是天子腳下之人,和你們這些鄉巴佬不一樣。
帝京府是全國的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來往往,這種流動性就造成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連帶著各種行當也熱鬧了起來。
不說這些流動性,單說城外的民眾要供給城裡上百萬人的吃喝拉撒,就是讓他們能生活下去的基礎,也是造成城外繁榮的最重要因素。
京城裡面還是有不少人吃豬肉的,城外的民眾們吃豬肉的更多。
豬肉做的各種吃食,在民間已經很普及了,味道雖然不好,但窮苦人家哪裡顧得了那麼多,有肉吃還不滿足,會遭到天譴的!
之前裕王府採購的肥豬板油,其實就是來自於城外養豬的各家各戶。
由統一的商販收購了之後,再打包賣給裕王府,這樣省得裕王府挨家挨戶的去收,耗費人力物力。
現在更好。
裕王府雖然不買肥豬板油了,但他們卻直接把加工肥豬板油的工序發放了下來。
如果是那些住戶們自己熬製肥豬板油,把成品交給收購的商販,那麼可以掙到的錢比單純的買原料要多一倍。
只是一個熬製過程而已,裕王府還教了他們怎麼更好的提煉最純的豬油,在操作上一點問題都沒有,有一口鐵鍋,有一個灶就能幹。
裕王府還說了,從今以後,有多少豬油就收多少,不限量,不拖欠,全都現錢結算,信譽保證。
遇到這樣的好事兒,你說他們高興不高興?
至於說熬製豬油過程中有騷臭味,但城外的小老百姓,哪裡會在意這些?
只要能掙錢,就算是米田共,那也可以去撈的。
於是,一時間城外處處都飄起了騷臭的味道。
卻因為城外沒有密密麻麻的高樓和城牆圍著,空氣流通很好,這種味道不會停留很長時間,倒是沒有引發旁人的不滿。
相反的,那些沒有養豬的人都琢磨著,自己是不是也去買幾頭小豬仔來養著,等著長大了就殺掉,吃豬肉賣豬油,小日子豈不是過得美滋滋的?
……
注:根據記載,北宋年間,每天一大早就有農民趕著成千上萬頭肥豬入汴梁城宰殺,供小老百姓食用。
故而設定大康朝帝京府周圍飼養豬的人家很多,可大量提供豬油,也應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