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瓔知曉劉凝之才搬到滎陽城,也聽少女說過其父在雍州任職。
於是,她關心地說道:“劉姑娘,既然令尊不在滎陽城,那令堂必會憂心於你們姐弟,等下我便讓人送你們回府。”
劉凝之聞言,先是面色悽然,繼而又淡笑道:“讓夫人勞心了。”
少女的話剛一說完,在其身側的少年開口道:“劉離也謝過李夫人,在滎陽城中只有我與姐姐二人,孃親在三年前就因病過世了。”
裴瓔聞言,先是一怔,隨後長嘆了一聲,拉住了劉凝之的手,輕聲說道:“你們也是個苦命的人,兩個人無依無靠地搬來滎陽城,為何不與令尊同往雍州呀?”
“李夫人,我父親讓我們......”
“小弟,莫要麻煩別人。”
少女打斷了弟弟剛說了一半的話,繼而又向裴瓔報以歉意的笑。
裴瓔是何等的精明,即刻察覺出姐弟二人的話中有隱情,開口詢問道:“劉姑娘,莫非令尊與我李府相識?”
既然少女說她父親在雍州任職,又未能將一雙兒女帶在身邊,偏偏送到了滎陽來,這其中必是有緣由的。
“夫人,家父...是雍州刺史劉沈。”
劉凝之略有為難地說出了身世,隨後向裴瓔深施一禮,羞澀地解釋道:“父親說到雍州任職多有兇險,不便讓我們跟隨,又說京都也將處於險境,便讓我們姐弟離開洛陽城。”
說到此處,少女將話停頓了半分,難為情地繼續道:“家父說他與李府君雖未有深交,但也相識,故此讓我們姐弟二人到滎陽投靠李府君。”
話語說罷,少女覺得有些羞慚,臉上浮起了紅暈。
無緣無故地投靠於人,況且還是一個非親非故的人,這的確讓少女無法說出口,更覺得自己猶如在乞憐。
裴瓔並不清楚劉沈是何人,除了滎陽城的這些官府中人,她所知曉的朝廷官員並不多。
“翠煙,你快去看看郭誦離府了沒有,若是還在府中,請他過來一趟。”
裴瓔覺得能與郎君相識的官員,郭誦必然會知曉,至於劉沈為何要把兒女託付給李府,郭誦也應該清楚。
倒也湊巧,翠煙在府門前堵住了想要離開的郭誦。
聽了翠煙的簡單陳述,郭誦一邊快步走向西院,一邊苦笑道:“這姐弟倆也真是的,到了滎陽城也不來李府,害得我到處找他們。”
原來,這的確是劉沈到雍州後託付給李峻的事情。
作為長沙王府一脈的外官,劉沈自然知曉自己到雍州的使命,更是清楚長沙王司馬乂的整個計劃。
當下,秦雍兩地皆在河間王司馬顒的掌控之下。劉沈的雍州刺史看似封疆大吏,但他清楚自己的實際權利並不大。
在此等境況下,劉沈想要拉起兵馬對抗司馬顒,無疑是在火中取栗。
故此,劉沈不想讓一雙兒女跟在自己的身邊犯險,也便將姐弟二人留在了京都洛陽。
待劉沈就任後,他發覺種種跡象都在表明洛陽城難逃戰禍,不由地擔心起留在城中的一雙兒女。
姐弟二人去往何處是一個問題,將他們託付給誰更是個難題。
多番考量下,劉沈想到了滎陽城,想到了滎陽太守李峻。
李峻在滎陽城的所作所為,劉沈在長沙王司馬乂的密信中有所猜測,他確信滎陽城是個安全之地。
隨著仇池縱隊的郭方與劉沈接觸,劉沈透過對郭方為人的判斷,也對李峻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劉沈沒有想到李峻會在仇池藏有一支強兵,在暗歎李峻頗有遠見的同時,也覺得將兒女託付給李峻定能被護得周全。
在來往的書信中,劉沈向李峻提出了這一請求,李峻欣然應允。
李峻之所以會答應,一是仇池方面需要劉沈的照應,二則李峻也知曉劉沈的為人。
劉沈雖然是個文官,卻有著武將的血性與忠義,李峻想要交下這個朋友。
因為離開滎陽的突然,李峻將這件事交給了郭誦。
另一方面,劉凝之也的確遵照了父親的安排,與弟弟劉離搬到了滎陽城。
然而,劉凝之的年紀雖然不大,卻是個極要強的女孩子。她覺得父親既然與李府君不熟,如此地求人會多有不便。
故此,少女也就一直拖著沒到李府相認,也沒有與郭誦取得聯絡。姐弟二人在城中租了一間不大的房子,安靜地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