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司馬乂的能力所在,也是他追求的榮耀所在。
每個人都有一份算計在其中,誰都不想當那隻倒黴的蟬,都以為自己是螳螂,甚至想象自己成為了聰明的黃雀。
早朝過後,長沙王司馬乂帶了幾個人難得地走進了東海王府。
“長沙王,此次洛陽城的安危就全倚仗長沙王了,越在此先謝過長沙王的勞苦功高。”
司馬越向司馬乂拱手致謝,這份致謝也的確出於真心。
如果洛陽城有什麼閃失,如果天子有什麼意外,他的這一戰不論成功與否,都會出現師出無名,軍心渙散的局面,他自己也將陷入極其險峻的困境。
司馬越不想出現那樣的困境,更不想丟掉手中的權利。
“東海王言重了,士度既是皇家子弟,又是大晉天子的朝臣,自然不能坐視天下紛亂而不顧。”
司馬乂起身還禮,口中繼續道:“雖說這是士度的職責所在,但能得到天子的肯定,得到東海王的信任,士度還是倍感榮幸。”
司馬乂依舊保持著以往謙卑的作風,言談舉止中全無張狂之意。
李峻也在議事的眾人中,但司馬乂只是在司馬越的介紹下才與李峻客套了幾句,之後再無任何交談,就如從不相識一般。
“明公,您真的不需要滎陽兵馬跟隨嗎?”
李峻對司馬越的態度很尊敬,但沒有諂媚的意思,他只是想最後確認一下,以便好將後續的安排及時通知給滎陽。
司馬越沒有即刻回答李峻,只是若有所思地望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以往,司馬越對李峻並不太在意,覺得李峻只是個倚靠父輩餘蔭的年輕人。
然而,當李峻任職滎陽太守後,司馬越發現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在理政還是在治軍上,都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才能。
另外,司馬越一直都很欣賞墨家的鉅子魯勝,曾多次希望魯勝出世任職,能為東海王府所用,都遭到了魯勝的婉拒。
如今,魯勝竟然為了輔佐李峻,甘心在滎陽郡府中擔任一個小小的郡丞。
司馬越在感到意外的同時,覺得李峻一定是有某些過人之處,才能讓隱世的魯叔時出山相隨。
這樣的人該納入東海王府,這樣的人該為我所用,此刻的司馬越有了如此的想法。
片刻後,他笑著搖頭道:“世回,你有這份心也就夠了。此次滎陽軍所要擔負的責任不小,能做到便是大功,本王自會替你向天子請賞。”
司馬越對滎陽軍的安排與李峻所猜想的相差不大。
雙方開戰後,滎陽軍要以滎陽城為中心,固守虎牢成皋一線,為京都洛陽擋下鄴城方面的所有來敵,並且還要做好隨時增援洛陽城的準備。
李峻對此有所預料,但有一點卻讓他沒有想到。
司馬越要放司馬穎的部分兵馬進入司州,希望長沙王能將這些兵馬消滅在到洛陽城下,至少也要牽制住他們。
因此,滎陽軍所要做的就是開啟門後即刻關閉,將那些進入司州的鄴城兵馬徹底關在洛陽境內。
這種提議莫說是李峻無法預料,就連長沙王司馬乂也深感意外。
不過,兩人細想之下,也就都明白了司馬越的用意。
司馬越的思慮很簡單。
司馬越只是讓司馬穎分散兵力,這樣既能減輕他攻打鄴城時的阻力,也可加大洛陽城這邊的壓力,讓朝中不安分的人無暇搞出其他的花樣。
對此,長沙王司馬乂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現在也不是他能提異議的時候。
兩強相爭下沒有勝負可分,有的只是各自的實力被削弱,最終讓出執棋的位置。
蟄伏了這麼久,司馬乂等的就是這個時機,他要憑藉這次的戰亂重新入局,徹底掌控整盤棋。
在這盤尚未落子的棋局中,身為局中人的李峻並沒有做出選擇。
固然,李峻當下所做的一切都對長沙王司馬乂有利,但並不意味著他選擇了司馬乂,更不能說明他就此要徹底效忠於長沙王府。
李峻只是希望司馬乂能控制住眼下的朝亂,將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維持住,讓天下能稍微安穩些,給天下人一個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