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臺走出來的這個人,所有執勤四隊的人太熟悉不過了,因為他曾經是他們的戰友和同事,也是曾經執勤四隊的“罪人”。
他叫李英郎,也是一名入警的大學生,跟葉知秋同一個學校畢業過來的,跟葉知秋被分配到邊防支隊不一樣,他直接被分配到了龔州邊檢站的執勤四隊。
跟長得高大帥氣但又老實巴交的葉知秋不一樣,李英郎剛好相反,他長得中等身材,尖嘴猴腮,兩隻眼睛看人的時候滴溜溜亂轉,給人一種很不踏實的感覺。
但是他跟葉知秋的關係非常好,好到可以穿同一條褲子。
在站裡的時候,他就每天都跟葉知秋通電話,兩人互相通報邊檢站和邊防支隊之間的區別,有什麼新的案件,地方特色是什麼。
李英郎羨慕葉知秋可以去到邊防支隊,因為在邊防派出所裡,可以參與辦理很多的治安案件,不像邊檢站,整體的案件量不多,也沒有什麼大案件可以辦理,這對刑事偵查專業畢業的李英郎來說,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葉知秋也羨慕李英郎,他覺得他工作輕鬆,又生活在龔州這樣的大城市,不像自己在偏僻的沿海漁村工作,連個像樣的女孩子都看不到。兩人互相抱怨,但又互相鼓勵。後來葉知秋要求到龔州邊檢站工作,是跟李英郎在這裡工作是分不開的。甚至後來等到葉知秋來到龔州邊檢站後,兩人還要求同住一個房間,讓很多同事覺得,兩個都是大齡青年,又都沒有女朋友,關係還好到這種程度,不會有“龍陽之癖”吧?
當然,那只是表示兩人關係好的一種玩笑,兩人都是鋼鐵直男。
剛分配下來的李英郎有著公安院校畢業生身上普遍帶有的江湖氣息,他一直幻想著自己是福爾摩斯,在偵查辦案中過日子,沒想到卻被分配到了邊檢站,很難遇上一個重大的案件。
進入21世紀後,透過飛機大規模偷渡的案件已經很少了,所以空港的邊檢站,業務量主要以驗放旅客為主,偵查辦案為輔。
單位裡事情不多,李英郎空餘的時間就喜歡到外面走走。
大西北在龔州市經商的人不少,不僅分佈很廣,還有自己的商會,李英郎很容易就找到了老家的商會。
對於像李英郎這種身份的老鄉,自然是老鄉會里大家爭相拉攏熟悉的物件。畢竟在陌生的地方經商,安全是第一位的,還有誰能比認識一個邊防警察,又是軍隊的性質,又幹著警察的職業的人更加穩定可靠呢?
所以,當李英郎進入到商會的圈子後,他的社交生活開始慢慢豐富起來了。
從剛開始大家純粹的喝茶聊天,到後面的吃飯喝酒,圈子裡的商人對李英郎的宴請越來越上檔次了,這讓李英郎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狀況產生了懷疑。
跟葉知秋不一樣,葉知秋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父母親至少在當地是個公務員,家庭條件還算一般。李英郎是從小生長在鄉下的,他的父親原來是當地派出所的一名警察,但是在李英郎很小的時候,因為追捕犯罪嫌疑人不行光榮犧牲了,剩下母親帶著他和一個妹妹。孤兒寡母的,家庭能有多好?所以,從小到大,李英郎是在艱難度日和別人異樣的眼光中度過的。
從小學到高中,他的成績都不算出色,只是靠著學校的照顧勉強讀完。高中畢業後,他原來以為考不上大學,乾脆出去打工算了,沒想到分數剛剛達到了三本線,還保留了一線讀書的機會。
而更大的機會,來自於父親曾經的公安同事們。
父親犧牲後,公安局給他記了功,開了追悼會,會上,當時的公安局長就提出,對於英雄的子女,一定要全力給予照顧,所以這麼多年來,家裡是靠著公安局的一任接著一任局長和其他叔叔伯伯們的資助才熬過來的。
現在李英郎高中畢業了,怎麼安排他,成了時任公安局長心頭的一件大事。
“俺不指望他能有多大出息,有份工作就好了。”面對上門來探望的公安局長,李英郎的母親說道。
“你有什麼想法嗎?”局長問李英郎。
那時候李英郎性格內向,不太會說話,只是低下頭不敢講話。
看著因生活窘迫而不善於言語的一家人,再看看家徒四壁的破房子,公安局長深深嘆了一口氣,說道:“要不,你去讀警校吧,三本的線,剛好。就是個子稍微矮了點……”
李英郎的母親遲疑地問:“那,畢業出來包分配嗎?”
局長說:“不包的。到時候畢業時再說吧,要是能回來,先到局裡幹著,找機會考公務員唄。”
於是,在局長的親自協調下,李英郎考取了警校的刑事偵查部,不過是屬於不包分配的那種。
警校裡分為三個不同的教育體系,一種是提前批錄取的,分數高的嚇人,進來的都是高考裡的精英,不僅學習成績要好,人要長得端正,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要非常過硬。這種型別的學生,畢業前有機會在學校就考公務員,如果順利透過的話畢業可以直接到公安機關報到,成為正式的人民警察。在學校考試透過的機率很大,基本上可以說是屬於包分配型別差不多。葉知秋就是屬於第一類的人。第二種是三本線招錄進來的,在專業設定上跟第一類的學生稍微有點區別,很多專業課程並不完全教會,畢竟只有三年的學制。畢業後學校不作任何安排,一般來說都是自己找工作。當然,也有部分學生自身比較努力,可以考取不同單位的公務員,大部分學生作為公安的輔助力量,或者直接到安保公司工作。李英郎屬於第二型別的學生。第三種型別是成人教育,是在職民警到學校深造的。
李英郎的三年警校生活,過得很刻苦。雖然在高中以前,他並不知道學業的寶貴,得過且過,但是到警校後,他才突然發覺,如果自己再不幹出一點成績來,畢業後可能馬上就會面臨失業,所以他在警校的三年,讀書非常發奮,幾乎每天都把時間放在了教室和圖書館裡。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裡太窮了,母親微薄的打零工錢還得供妹妹讀書,他只有靠著每年公安局裡的一點撫卹金過日子,這點錢勉強夠他填飽肚子,大學裡精彩的生活,可不是他李英郎可以享受的。
畢業的時候,東海省公安邊防部隊來學校招人,葉知秋嚮往江南水鄉的生活,報考透過了;李英郎看到東海是個經濟大省,覺得自己在西北可能不太有出息,咬咬牙報名了,沒想到筆試成績也透過了。但是面試的時候,因為長相不太好,被刷下來了。
李英郎很無助,只能打電話給老家的公安局長。
局長對他們家裡非常好,逢年過節都來慰問,特別關心李英郎的學習生活,接到李英郎電話後,幾乎是毫不猶豫答應幫他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