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指傅滿洲的形象?”劉翼翔看過不少美國的片子,在美國片子裡,很多中國人的形象都是類似於傅滿洲一樣的邪惡形象,所以他才這麼問番茄湯。
“對!”番茄湯說道:“傅滿洲的形象,是在清朝時,大量中國勞工到歐洲修鐵路時白種人對於中國的形象集中反映。當時是滿清,中國國力積貧,人民生活艱難,流離失所,所以為了生活,很多人主動報名到歐洲去修鐵路。中國人當時個字普遍矮小,頭上扎著辮子,嘴上留著鬍子,滿口黃牙,喜歡穿著褂子,這是當時中國人的形象。久而久之,在美國人的眼裡,中國人的形象就跟他們當時刻畫的傅滿洲形象對上了號。一直到現在,我們在唐人街生活,很多美國人看到我,還會問,番茄湯,你的辮子呢?怎麼現在穿西服不穿褂子了?你們中國的皇帝怎麼樣了?你會中國功夫嗎?”
劉翼翔很驚訝,這都什麼年代了,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還是舊社會的樣子?
“劉警官,我知道你心裡很驚訝。其實這不奇怪,因為中國的對外宣傳太少了,而且在美國,說是言論自由,但是對於輿論的控制是很嚴的。我這次回來,深切感受到了中國的經濟騰飛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可是我在美國呢?即使我是中國人,也不過是聽後來過來的唐人街發展的中國人口口相傳中國的形勢變化。但是後來過來發展的中國人又有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過來的人,他們自認為在國內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所以來到美國後,拼命說自己國家不行,這正好符合了美國政府反 華政策的需要,所以美國政府給了他們一點小錢,他們就不斷在美國鼓吹中國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典型一個跳樑小醜。這些人,你別看他在國外跳得歡,其實他也融不進我們在國外中國人的圈子裡,至少唐人街的人就看不起他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過來的,大部分都是偷渡過來的,這些人比我們當時過來的時候更加能吃苦耐勞,他們對於中國,抱有一種迷茫的態度,覺得中國太窮了,美國都是天堂,幹啥都有。在當時的年代裡,他們有這樣的思想很正常,我接觸過一箇中國人,當時他在中國的東海某個縣裡當老師,算是公職人員了,每個月收入才幾十元錢,而他偷渡美國後,只是兼職在唐人街裡洗碗,每個月就能拿到幾百美金,相當於五六千的人民幣,你說這差別多大啊。所以那時候過來的中國人,腦子裡已經沒有了中國的概念,反正是偷渡出來的,也回不去了,乾脆就在美國過日子了。現在美國很多人把我們黃面板的中國人稱為黃 禍,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偷渡過去務工的人太多了,他們反感,所以這麼稱呼我們的。等到本世紀初,過去的人的成分又變了,變成了大量國內的商人、官員子女們過去讀書,這些人是官二代、富二代,家裡有錢有權,一下子把美國本地人的天生自豪感壓下去了。在他們觀念裡,中國人就是貧窮兩字,突然富裕起來了,這怎麼可以?所以他們一方面利用中國人剛剛富裕起來走出國門沒有見過世面的懵懂經驗,開辦了很多野雞大學,來騙取中國人的錢,一方面藉機利用經濟手段不斷從中國剝削資本,同時還不忘記在美國打壓中國人。最後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了,因為通訊發達,我們逐漸也瞭解到一些祖國的變化,美國人發現這種情況後,對中國加大了輿論控制,絕大部分的美國人,根本就從網際網路裡看不到中國的現實情況,而美國的很多電影電視裡,仍舊把以前扎鞭子的中國人形象大肆宣傳,比如漫威電影裡的上氣、滿大人,戰士裡的阿超、李勇等角色。對於絕大部分的美國人來說,自己又不是政客,只不過是個普通的老百姓,這世界上有200多的國家和地區,誰會願意去關注一個跟自己毫不相關的國家呢?所以在很多美國人的印象裡,中國人仍然是生活在那個專制的封建年代,仍然是在皇帝的統治下,仍然是扎著辮子的東亞病夫。”
劉翼翔贊同了番茄湯的觀點,這是因為他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有過這樣的錯誤認識,那就是對印度的認識。
在機場裡,檢查員們見過全世界各國的人們,對於每個國家,檢查員們由於工作的需要,是要去了解這個國家的真實背景的。但是一般的老百姓呢?他們有空就去看一些民生的、娛樂的八卦新聞,真正能潛心下來去研究一個其他國家的,只有專家學者。
所以有一次劉翼翔跟家裡人在聊天時,他們就在嘲笑印度的髒亂差和貧窮落後,但是在劉翼翔看來,印度一點都不落後,在高科技方面,甚至比中國還要先進。劉翼翔試圖跟家人朋友解釋印度的現狀,遭到了家人的恥笑。
“印度這種國家,怎麼可能會發達呢?我們不是都叫他們印度阿三嗎?跟猴子似的,飯都吃不上,還先進呢?!”家裡人嘲笑劉翼翔的見識淺薄,劉翼翔只能苦笑搖頭。
對於普通的美國人來說,也許和自己家人一樣對中國抱有歧視想法的人,應該是佔大多數吧。
看來中國的文化輸出還任重道遠啊!
番茄湯繼續說道:“第二個特點,也是我們中國人天生的劣勢,那就是自身的原因。西方人身材高大,我們中國人身材普遍瘦小,這讓他們有一種天生的心理優勢,認為中國人種不如他們。可是中國人不服氣啊,就拿我們唐人街來說吧,為了讓美國人看得上我們,我們的先輩在美國開設過武館,弘揚中國的武術。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中國的武術能戰勝西方的拳擊、搏擊等技藝嗎?不行!在擂臺賽上就不消說了,在現實生活中,咱們中國的武術也打不過西方的拳擊。我說的這個打不過不是絕對的,如果在公平的環境下,中國功夫還是能夠與西方拳擊一比的,但是剛才我說了,我們有個天生的劣勢,那就是身體普遍瘦小,所在日常的打架中往往就吃了力氣的虧。這麼說吧,咱們用中國的功夫去打西方人十拳、踢他十腳,他不一定會倒下;他要是給你面上來個重拳,我們基本上就要倒下了。劉警官你不要笑,你們警察要是碰上健壯一點的西方人,你們不一定能打得過他們,這是我親眼看過很多實戰的。既然打不過,我們怎麼辦?中國人有個優點,我以前看過一本書,是中國一個叫魯迅先生寫的,裡面寫了一種阿Q精神,在西方國家的教育裡,叫臆想。所以當時在美國的唐人街,我們迫切需要樹立起來一位中國的英雄,他能用中國功夫打敗西方人。你猜得沒錯,這個英雄就是李小龍。李小龍的功夫在中國,那是一流的,這個我承認;在與西方人的實戰中,他也是吃虧的,這也是實情。但是電影是一種藝術,他需要進行昇華,加上中國人在美國的人口基數越來越大,有錢人越來越多,讓中國人看喜歡的片子,就成為了好萊塢的一個發展方向。因此李小龍的片子一經推出後,馬上爆火了,是中國人都覺得特別揚眉吐氣。於是好萊塢繼續推出中國系列的功夫片,包括後來成龍的、李連杰的,現在漫威也在向中國功夫型別發展。這些片子咱們覺得它確實好,挺長中國人威風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劉警官你有沒有發現,這些片子越是爆火,越是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在西方國家中的形象問題。他們覺得,第一,中國人會功夫,兇狠好鬥。所以美國一直在說中國 威脅 論,咱們中國人都覺得奇怪,中國五千年以來不是性格溫順的民族嗎?我們威脅誰了?但是美國人不這麼認為,他們的印象中中國人就是會功夫,會功夫就是好鬥的象徵,所以美國政府一提出中國 威脅 論,絕大部分的美國人都認同。第二,功夫的年代,肯定是冷兵器的年代,如果是熱 兵器時代,你一套功夫沒打出來,我一槍就蹦了你了,功夫有個鳥用!哎冷兵器時代,靠的是力氣取勝,所以功夫才有一席之地。那麼問題來了,冷兵器時代是什麼時代啊?那不至少是清朝以前?清朝以前的中國人,不都扎著辮子嗎?所以西方人都覺得,中國就是一個扎著辮子的、不開化的、落後的民族啊。”
番茄湯接著說:“第三個原因,跟咱們中國自己的宣傳也有原因。劉警官,我先問你個問題。你對美國的瞭解,從什麼地方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