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弟弟打過來,是因為什麼呢?
母親的病重了嗎?醫藥費不夠了嗎?如果只是醫藥費不夠,還好說;如果是因為母親的病情,那就是呂子龍最擔心的問題了。
戰戰兢兢地,呂子龍接通了電話。
弟弟在電話那頭興奮地說:“哥,你給我一個銀行卡號碼,我這有筆錢要打給你!”
“什麼?!”呂子龍奇怪地問:“哪裡來的錢?什麼錢?有多少?”
“很多!50萬吶,哥!”
呂子龍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50萬?弟弟哪來的錢?為什麼要給自己?
“哪來的?”呂子龍問。
弟弟說道:“是村裡的分紅啦!”
“村裡分紅了?”
這是呂子龍最沒想到的事情。
“是的!這是咱們村裡第一次分紅,大家都說,村裡能有今天,全靠你當年的幫助,所以大家分好之後,把最大的一筆錢給你了!你不用擔心家裡,家裡還有,媽的醫藥費全部都解決了,還剩下不少!”
說到村裡的幫助,不禁勾起了呂子龍的回憶。
是啊,幾年前,為了村裡的建設,呂子龍確實沒少出過力氣,沒想到,多年前種下的善果,在今天終於豐收了。
呂子龍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也是第一個在外省工作的邊防警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村裡的傳說。
呂子龍所在的村子叫呂家村,村裡人口不多,大約只有七八十戶三百餘人,全部都姓呂。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呂家村的環境很好,村子的周邊是連綿的大山,村口一張大湖,周邊還有不少的小湖泊,依山傍水。呂子龍小時候每次放學,看到落日下,那張太陽徐徐落下的湖泊邊上,白色的水鳥在梳妝打扮,倒映著荷花和水草,那都是一副美景。一直到現在,呂子龍還經常夢到美麗的故鄉。
但是,山水好的地方,經濟確是欠發達的。
因為山多,地就少,而且貧瘠。村裡的百姓,平時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山上捕獵,得到的獵物拿到縣裡或者鎮裡換錢,一方面是靠著割松脂賣錢。山上是國家種的樹,大部分是松樹,每天村民們都會上山去割松脂,收集好之後放家裡,一段時間後會有外地的客商過來收購。
這是男人們的活計。女人呢?女人養豬、養雞,間或看著哪裡有點泥土稍微多點的地方,撒上幾顆玉米種子,也不去特意照顧,等著天生天養。秋天了,一路在山上找,運氣好的,能找到生根發芽的玉米,掰上幾根玉米棒子;運氣不好的,長不出來,或者長出來後被野豬偷吃了。
這不僅僅是呂子龍村子裡的情況,這個縣裡,這種農村都比比皆是。所以呂子龍所在的縣裡,經濟也不行。
後來國家禁止捕獵野生動物了,村子裡大部分的人就失業了,於是不得已走出外面打工。
呂子龍分配到龔州邊檢站後,被龔州市的氣魄給震撼住了。
這是一個發達程度相當高的城市,城市不僅處處是高樓大廈,洋溢著現代化的氣息,而且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讀書的時候,呂子龍曾經幻想過自己畢業後能掙多少錢,那時候他覺得,一個月要是有一千元的工資,他已經滿足得不得了。因為在家裡,以當時的水平看,外出打工,每月也就四五百的水平,刨去吃喝住宿,一年能剩下一千元也不錯了。但是到龔州市工作後,呂子龍發現,一千元的工資,在這裡只能算是中等以下收入,人家在其他單位工作的,年薪都是以幾萬、十幾萬計算的。經商的更多,大多數的百姓家裡都在經商,不是小作坊,就是全國全世界的跑。外出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掙更多的錢。呂子龍曾經參加過同事的婚禮,在他的印象中,家裡辦婚禮,能有個幾千元,請來村裡有頭有臉的人物,擺上幾十桌,已經算非常殷實的人家了,可是在龔州市呢?聽說彩禮就是十多萬。一場婚禮下來,又得十多萬。這幾乎頂得上全村的收入了。
雖然收入差距大,但是呂子龍並不是十分眼紅。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世,這不是他可以眼紅就辦得到的。差距永遠都是差距。
只不過,呂子龍喜歡想象。那時候他還年輕,休息日的時候,躺在床上不願意起床,他腦子裡就想著,怎麼才能過上龔州市百姓的這種生活,想著想著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家鄉,要是家鄉的人民都能像龔州市的人民一樣,有頭腦、會經商,那該多好啊!
雖然是白日做夢,但是不斷的幻想,讓呂子龍頭腦開始對建設家鄉有了一定的印象和認識。
後來,參加站裡組織的學習後,接觸到了很多龔州市的檔案,這些檔案好多同志並不喜歡看,都是一目十行,應付了事。但是呂子龍喜歡。他特別喜歡看龔州市政府下發的一些政策檔案,然後幻想著,如果這些政策檔案能夠在自己的家鄉里實現,那肯定能提升家鄉的建設。
關鍵的轉折點在2011年。
家鄉因為窮,因為不發達,所以很多先進的科技都是落後於社會的,比如網際網路。
呂子龍在警校的時候,已經用上了網際網路,已經可以在各個論壇裡自由發言了。但是一直到2011年,呂子龍才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了家鄉的社交平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