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房子的問題。龔州市的房價在全國是排的上號的,以檢查員那點微薄的薪水,別說買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大房子了,哪怕就是那種“老破小”的房子,他呂子龍就算不吃不喝一輩子,估計也難買得到。
沒有房子,接著就會牽扯到第二個問題,婚姻的問題。
不能說龔州市的女青年們勢利,換了是誰當父母,都想著自家的孩子能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像呂子龍這樣的經濟條件,一直就找不到像樣的女朋友。眼看著年紀大了,父母親擔心得要命,不停督促呂子龍回家相親。
呂子龍還清楚地記得與妻子相親的那一天。
那是自己離家後第八個年頭。當時呂子龍所在的邊檢站還屬於邊防部隊。像呂子龍這樣的外地幹部,年紀過了25週歲後,可以享受大齡青年的探親假,每年有40天,加上來回路途7天,一年有47天的假期。只是剛分配到單位的時候,呂子龍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少有休假的機會。
當然,工作的特殊性也影響了呂子龍的休假。
有人說過:凡是大家可以過節的時候,正是警察同志值班最忙碌的時候。
呂子龍第一次回家,就是在春節過後,值班結束後回的家。
呂子龍從遙遠的東海市回到老家,元宵節已經過去了。本以為能親戚朋友歡聚一堂,誰曾想大家為了生計早在初七初八就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要麼是呂子龍爺爺叔伯的長輩,要麼是讀書上學的小輩,一個多月的放假時間裡,呂子龍遇不到幾個發小和同學,都是在與父母親的農地勞作中度過的。
所以後來呂子龍回家的時候,就不願意選擇在節假日後回了。特別是父親後來聽說不休假在單位值班還能有加班補助的時候,一個勁地勸呂子龍,還是少回來吧,可以節省下路費,還能領取值班費,多增加點收入呢!所以,從此以後,呂子龍回家的次數就少了,在家的時間也少了。
直到家裡人等不及,要給他介紹相親物件了,呂子龍才不得已休假回家。
家裡人對於這次相親可是花了很大精力的,聽說給媒婆的錢就達到好幾千。
“家裡哪來的錢?”幾千元對呂子龍的家庭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呂子龍驚詫地問母親。
母親偷偷告訴他,這是父親把家裡養的一頭大肥豬賣了後得來的錢。
“你爸跟媒婆說,要把鎮上最好的姑娘帶過來,他怕你不喜歡。”母親對呂子龍說道。
呂子龍是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大學生,還是在外面當公務員的“幹部”,一直以來就是家裡的驕傲。就連平時沉默寡言的父親,一說到呂子龍,那都是難得的滔滔不絕。“我家子龍……”是父親與村裡人嘮嗑的開場白。
所以呂子龍父親認為,在相親這個事情上,作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和公務員,絕對不能讓呂子龍吃了虧。當然,他們也從與呂子龍頻繁的電話中得知,其實他們這種家庭背景,呂子龍是很難在龔州市找到合適物件的。那既然要回家找,也可以,標準不能太低。呂子龍的父親咬咬牙,把家裡一頭大肥豬賣了,一股腦地把錢塞給了鎮上最有名氣的媒婆。
“沒別的要求,就是要能配得上咱們家子龍的。”父親很硬氣地對媒婆說。
看到那那一疊嶄新的百元大鈔,媒婆笑得見牙不見眼,一口應承。
媒婆相親帶來的姑娘是鎮上醫院的護士,家裡人是見過了的。
“不錯不錯!是個持家的料!”父親在電話那頭對呂子龍說:“子龍,趕緊回來看看!”
那時候的呂子龍已經被生活折磨得老實了,父親的話給了他一線希望,他二話不說請了假就回家相親了。
相親那天是在姑娘家裡。
姑娘家裡跟呂子龍是同一個鎮上的另外一個村子,距離不遠。
呂子龍聽從了父親的叮囑,相親那天專門穿上了筆挺的軍裝,皮鞋擦得鋥亮,騎上表格家裡借來的摩托車,帶上家裡準備好的菸酒和豬肉、餅乾等物事,雄赳赳氣昂昂去到姑娘家裡。
呂子龍的來訪驚動了姑娘家裡的整個村子。
鄉里鄉親們都出來看看,這個來相親的小夥子有多麼的精神!
不消說,呂子龍的長相和他身上威嚴的軍裝給他加分了不少,幾乎是剛下車走進姑娘的家門,姑娘一家子人心裡面就畫上了大大一個“贊”字。這樣的女婿,實在是太好了。
而呂子龍對於姑娘,心裡面說不上喜歡,但確實如父親所說,那也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