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術士卻是要前往八方為我大秦探明天下、尋回至寶之人,其人無須行軍治政,更不會出仕於秦。”
“若是令方術士就讀於大秦軍校,無疑是對大秦軍校教習力量的浪費,萬一有方術士遠遊夷狄之後背叛大秦、自甘墮落,更是會致使我大秦技藝被敵國所竊!”
“是故,弟諫!”
“於咸陽城旁側另建一校,教授外語、野外求生、商貿、談判等技,再教忠君愛國之說以定其心,專為我大秦培養方術士!”
方術士一走就是幾萬裡,很可能會死在路上,大秦完全無法杜絕有方術士因為畏懼旅途之艱而投靠敵國,甚至是將大秦的技術出賣給敵國換取好處,而後再若無其事的回返大秦領一份賞賜、頤養天年。
所以在嬴成蟜看來,所有派往國外的方術士最好都不懂軍略,不懂治政,不懂耕作,更不懂匠造之術,否則就是在資敵!
嬴政轉念一想,便頷首道:“準!”
“傳寡人令!”
“於咸陽城之西擇地建校,其名為外使校,專教方術士!”
“外使校之事,由王弟負責,三公九卿皆當臂助。”
“待到方術士學成之後,便納國尉之諫,令方術士往天下八方探明九州之大!”
嬴成蟜瞪大雙眼,最終卻沒有爭辯,只是無奈輕嘆:“唯!”
沒法子,誰讓嬴成蟜是大秦第一個重視夷狄外語並大規模教導夷狄外語的人呢?
當今大秦懂得夷狄語言的人基本都在嬴成蟜手底下,這活兒嬴成蟜壓根推不掉!
魏繚欣然拱手道:“大王英明!”
“臣再諫!”
“於培養方術士、等待方術士傳回詳細坤輿圖和九州人文國力之際先修我大秦內政。”
“待到我大秦探明大九州之虛實,便隨水向西、南方向修築溝渠,借河流水系之利,展我大秦舫船之闊,以舫船為我大秦轉運糧草至前線,並依託河流制定行軍戰略!”
“至於東海之東的迎州、玄州等州,長安君已經給出了良策。”
魏繚對著嬴成蟜展顏一笑,拱手道:“本公前番還不解,為何長安君意欲壓制故齊地,卻還在故齊地興建了諸多船塢、陰乾晾曬著大量木料。”
“今大九州坤輿圖現世,本公方才知,那些木料皆可用於製作大船,供我大秦遠征迎州!”
嬴政目露意動,呂不韋卻是斷聲駁斥:“國尉此言,大謬矣!”
“且不說當今大秦打造的舟船能否承載我大秦將士們遠渡重洋征伐迎州,單就向西、南兩側修築的溝渠,需要動用多少民力?”
呂不韋看向嬴政,目光誠懇的說:“當今天下承受了三百年戰亂!”
“天下人根本不在意天下究竟只有小九州還是更有大九州,天下人只想寬政緩刑、休養生息!”
“此乃民心也!”
“得民心者方才能得天下,而今大王若是不予萬民休整之機而是立刻發兵攻伐八州,則民心必背!”
“屆時,我大秦莫說是為皇天厚土一統大九州,便是連保我大秦社稷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