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完全不在意天下人如何看待他,李牧只在意他如何看待他自己!
叛了,就是叛了。
大丈夫不當做小人態!
李弘抿著嘴,堅定的說:“若非兒強逼阿翁,阿翁不會叛國!”
“阿翁的指點也都是在兒的威逼之下所為,均非出自本心。”
“兒做的錯事,不當由阿翁代兒揹負罵名!”
李牧笑著揉了揉李弘的腦袋:“汝乃吾子。”
“吾乃乃翁也!”
“你我父子血濃於水、損益相連,自當同心同德、榮辱與共!”
“乃翁不需要吾兒為吾承受罵名。”
“乃翁只希望吾兒能好生學習、好生思考,早日學得乃翁之能、承襲乃翁之志!”
從來只有父親幫兒子扛事,哪有兒子幫父親扛事的?
李牧自從第一次看不下去李弘等將領的愚蠢以至於主動開口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而後的李牧之所以依舊自縛雙手,不過是想給予李弘更多的歷練、威望和名聲而已。
李牧已經累了,他也已經活膩了,但代地萬民還需要有人去庇護,柏人李氏也需要有人扛旗,李弘就是優秀的備選。
但接下來的戰局烈度將迅速升級,已不是李弘有資格把控的了!
李弘聽出李牧的言外之意,驚喜的問道:“阿翁願掛帥指揮我軍乎?”
馬衝、陸高、趙姜等將領的眼睛全都亮了起來。
有李牧從旁參謀,終究比不上李牧親自指揮。
更重要的是,李牧率軍投秦能得到的封賞絕對遠高於李牧被綁著送去大秦所得到的封賞。
李牧日後的地位越高,他們日後的地位自然也會越高!
李牧輕輕頷首:“接下來的戰事將格外激烈,恐將會是古往今來皆不曾見的大戰。”
“弘兒經驗尚淺,還不當擔此重擔。”
“弘兒威望淺薄,也難令各部將士死戰不退。”
“此戰,只能由乃翁親自掛帥!”
投秦一念起,頓覺天地寬。
既然已經背叛了代王、決心要殺胡護代,李牧就不會再扭扭捏捏做小兒女態!
李弘怔怔的看著李牧,眼中淚水充盈:“阿翁~~~”
李牧笑了笑,邁步上前,沉聲喝令:“傳本將令!”
“令!都尉徐廓、都尉陸高二部立刻北上,配合伏兵迅速殲滅呼格吉勒所部。”
“都尉馬衝、都尉趙姜二部登城巡邏,斥候外擴二十里。”
“餘者於城內安營紮寨、整軍休整。”
“取本將甲冑兵刃!”
“明傳天下曰:一己之忠小,天下之忠大,今代王倒行逆施、禍國殃民、自貶為夷令得生民倒懸、生靈塗炭,本將當廢小忠,為華夏死戰!”
風吹的李牧大衣獵獵作響,但李牧的身姿卻格外挺拔堅定,如一顆青松般牢固的紮根於這片大地上,撐起了代地北境數十年的安寧,也撐起了軍中所有將士的腰桿子!
所有將領齊齊面向李牧轟然拱手,振奮嘶吼:
“末將,願為華夏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