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代本就危若累卵的局面定將雪上加霜!”
代王嘉渾不在意的說:“燕王、趙王只要非是豕腦之輩便當知代若亡,則燕、趙之亡亦不遠也。”
“燕、趙二國縱是仇視我大代,亦不會在當今局勢下害我大代。”
毛遂再度無可辯駁,不得不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武安君必駁此策。”
“代地與匈奴之仇,實難隱忍!”
李牧之所以前往代地就是為了抵禦匈奴入侵,代地萬民之所以支援李牧也正是因為李牧將他們救出了時常會被匈奴折辱擄掠的苦海。
代地萬民對匈奴之仇,遠勝邯鄲等郡萬民對匈奴之仇。
李牧與匈奴之仇,遠勝於李牧與秦之仇。
在毛遂看來,李牧絕對不可能同意代國與匈奴合盟,更不可能同意與匈奴軍隊同進共退!
代王嘉幽幽開口:“是忍一時之不快接受北聯匈奴,還是坐視代地萬民受難而死。”
“寡人以為,武安君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毛遂豁然起身,震驚的看向代王嘉:“大王不願馳援代地哪怕一粒粟米,莫非便是為遊說武安君應允此策乎?”
毛遂的心,通體冰涼!
代國雖然沒有幾分餘力,但以代國之力,將代地慘狀降低一個量級還是有希望的。
曾經的毛遂認為代王嘉是過於保守謹慎,要集合全力去應對即將到來的旱災和大戰所以才對代地慘狀熟視無睹,毛遂甚至還以此為由幫代王嘉勸說李牧。
但現在的毛遂卻驚覺,代王嘉或許還有兩個目的,其一,重創代地一系的立國老臣,其二,則是將李牧置於選無可選的境地!
代王嘉沉默數息後,堅定又灼熱的目光看向毛遂,堅決的說:“一切,為了大代!”
“寡人知寡人愧對代地萬民,愧對武安君。”
“待此戰過後,寡人定會好生彌補武安君。”
“若寡人他日能為天子,寡人必封愛卿為太師,封武安君為太保,予兩位愛卿八百里以上之封地!”
“愛卿可願臂助寡人?”
毛遂心頭震驚被濃濃熱切所鎮壓。
曾經的毛遂以為代王嘉乃是王道之君。
而今日看來,代王嘉其實是一名霸道之君。
但,王道與霸道並無孰優孰劣。
對於能說出‘錐處囊中’這般話語,在兩國和談時拔劍逼迫楚王簽訂合縱盟約的毛遂而言,巨大的利益足以讓他忘卻個人生死,個人的生死足以讓他忘卻國家的利益。
道義,哪有利益更重要?
至於代王嘉是否會允諾,毛遂對此倒是頗為篤信。
代王嘉可是救過毛遂的命啊!
毛遂轟然拱手,肅聲低呼:“臣,願為大王效死!”
代王嘉大喜拱手:“寡人,拜謝相邦!”
上前兩步,代王嘉雙手握住毛遂的胳膊,認真的說:“北聯匈奴、遊說武安君等事,皆無須愛卿出面,由寡人一力解決。”
“縱是有人唾罵,寡人也會讓世人唾罵寡人,而不是唾罵愛卿。”
“寡人只求愛卿為寡人治理內政,予我大代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