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早在多年以前,罪臣便已勸諫齊王請為秦臣,服侍於秦王身側,齊王卻拒納良言!”
後勝眼中滿是仇恨和不滿的看著齊王建道:“若非齊王固執、暴虐、好戰又心無信義,吾等早已為大秦之臣,齊地萬民亦早已為大秦之民。”
“齊地兒郎們何至於飽經戰火、家破人亡?直至今日,依舊有數十萬齊地兒郎被別國裹挾,只能望東而泣!”
“如此君王,怎配臣為之衰絰!”
後勝的話語,相當炸裂!
但故齊群臣卻爭先恐後的附和道:“罪臣苦苦勸諫齊王不與代、燕合盟,卻被齊王怒斥,彼時罪臣就該下定決心早早離齊,只可惜罪臣為道義所困,竟是落得如此下場!”
“齊國之所以落得今日,皆是此王之錯!罪臣早就有心歸秦,只是欲說得此王一同歸秦方才遲遲未曾動身,然罪臣萬萬不曾想到,此王非但不曾動身,甚至還膽敢背叛大秦,何其無恥!”
“勝兄所言便是罪臣所思!此王不配本官輿櫬!”
最鋒利的刀刃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
一名名整日與齊王建同處一個朝堂的朝臣們此刻待齊王建卻如待仇寇,將唇舌化作利劍,窮盡所能的以言語中傷齊王建。
齊王建口中銜璧無法反駁,也不知自己該如何反駁,只能一個人站在春風裡,承受著刺骨冰寒,心頭默唸:此皆為諸愛卿之策也!此皆為策!
“汝等皆斥父王無德無信無義,汝等卻可謂忠臣乎?”
突然間,一道怒斥傳入齊王建耳中,齊王建便見田軫手指後勝等臣子,怒聲呵斥:“汝等把持朝政、架空父王,令得齊國上下皆唯汝等馬首是瞻,今齊亡,汝等卻將所有過錯盡數加諸於父王之身?”
“汝等侵吞鄉里、欺壓黎庶、上貪下侵,今萬民沸反盈天,汝等卻言說是父王無德方才致使黎庶難活?”
“汝等鼓譟父王發兵攻秦,今齊敗,汝等卻言說發兵攻秦只是父王之意?”
“齊之亡,固亡於父王,更亡於齊之袞袞諸公!”
後勝豁然看向田軫,怒聲厲喝:“汝……”
然而後勝才剛剛開口,便見嬴成蟜擋在田軫身前,冷冽肅殺的俯視著所有故齊朝臣。
嬴成蟜一句話都沒說,但他卻好像什麼都說了。
後勝艱難的咽回了後面的話語,當即改口道:“汝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罪臣亦有錯處。”
齊王建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流滿面的看著田軫連連搖頭:“嗚嗚嗚~~~”
田軫心疼的失聲低呼:“父王!”
嬴成蟜溫聲道:“冷靜。”
“相信大王!”
田軫用力點頭,而後如其他故齊朝臣一般,都將等待審判的目光投向嬴政。
東城門樓上,嬴政面無表情的聽著後勝、田軫等人的話語。
嬴政看的清楚,後勝等故齊朝臣的言行舉止都是為了弱化齊王建在嬴政心裡的威脅度,同時與齊王進行切割,以便於日後擇機出仕於秦。
但,這重要嗎?
當齊王建背叛了大秦,齊王建的結局便已註定。
嬴政需要讓天下人都明白,背叛大秦的代價有多沉重!
嬴政聲音淡漠的開口:“傳寡人令!”
“焚齊王之櫬,著田建為大秦庶民,遷田建於共,令田建無令不得離共!”
“故齊百官權貴皆貶為庶民,若有才學者,可自行報考分科舉士之試。”
“拆梧宮,運回咸陽以作營建之材。”
聽見嬴政這話,本就舟車勞頓、又餓又冷、心力交瘁的齊王建雙眼突然瞪的溜圓,而後眼前一黑,仰躺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