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薊城南二十里,秦軍大營。
聽著蒙毅的轉述,嬴成蟜手握竹簡,若有所思:“如此看來,朝中大半同僚已難耐對統一的渴望,唯相邦等少數臣子仍在苦苦勸諫大王,望大王先修內政,再求統一。”
“也對,那終究是統一天下的大業!”
“想來,朝中諸多同僚都已在挑選日後食邑,坐等獲封王爵了吧!”
嬴成蟜很能理解隗狀等人的渴望與期待。
統一不僅僅只意味著代、燕兩國的滅亡,大秦再添些疆域。
更意味著大秦將有資格站在天下之巔,昂然宣告周王朝的時代至此結束。
接下來的時代,是屬於大秦的時代!
這本就是魏繚等追求統一的臣子的畢生夢想,也是隗狀等追求一統的臣子的夢想前置條件。
更重要的是,按照夏商周的慣例和絕大多數人的認知,嬴政將於大秦統一之後成就秦天子之位。
隗狀、魏繚、嬴成蟜、王翦等諸多輔佐嬴政開闢新朝的重臣們不止可以名垂青史,更有資格獲封食邑、獲封王爵!
但若是嬴政聽從呂不韋的勸諫,先精修內政幾十年後再去統一天下,那麼嬴政依舊可以成為天子,嬴成蟜也有機會活到封王。
可隗狀等老臣們還能活到那一天嗎?
如果隗狀等老臣們沒能活到那一天,他們不止無法親眼看到他們夢寐以求的世界出現在他們眼前,更將失去輔佐嬴政開闢新朝的功勞。
他們的名字依舊可以名垂青史,他們的後人必將得嬴政照拂。
但他們卻幾乎沒有可能獲封王爵,更不可能把王的爵位傳承給後人!
那可是王位啊!!!
誰能眼睜睜看著王位從自己手指縫裡溜走?!
蒙毅賠笑道:“下官以為,若是大王欲於統一天下之後封王,則長安君必為長安王!”
“然!其他上官的功勞卻不一定有資格獲封王爵。”
“是故,下官以為諸位上官之所以紛紛勸諫大王加速統一,或許確有封王之願,但卻更是為我大秦慮。”
“就如左相所言一般,大秦此朝君臣乃是縱觀古今亦罕見之君臣。”
“即便遇到更多艱難險阻,此朝君臣亦有力破之。”
“但若是待到人才凋零,卻恐將錯失良機,以至於難題愈難也!”
蒙毅人都要碎了。
長安君您這話讓下官怎麼接?
下官連聽都不敢聽啊!
好在嬴成蟜也沒想和蒙毅展開詳聊,目光重新落向手中竹簡發問:“所以大王便將這個問題扔到了本將手中?”
嬴成蟜手中竹簡上赫然寫著一行蒼勁有力的篆字:
【是戰是和,是否統一,王弟意下何如?】
蒙毅陪著小心道:“朝中諸位上官眾說紛紜,各有所慮。”
“然,於前線掛帥之將終究是長安君。”
“且長安君不只是我大秦宗正,更執掌長安工坊、藍田工坊、金汁治糞等諸多匠造之術,又司職大秦軍校,為我大秦培養重臣大將。”
“長安君的心意,很重要!”
朝中對於統一的時間多有爭論,但對於統一之戰的主帥人選卻毫無爭議。
就是嬴成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