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戰,楊翁子才是居功甚偉也!”
楊端和苦澀搖頭道:“王將軍無須寬慰本將。”
“本將深知本將於此戰無甚功勞,於大局毫無用處。”
“能因主帥並王將軍之功而得上些許分潤,本將便已慶幸不已!”
楊端和得了西板峪之戰首功後,還曾遙想過此戰過後能否升任上將軍。
但自從西板峪之戰結束之後,楊端和就被髮配平原津,雖長期與齊軍對峙,但卻無甚斬獲,更是遠離了主、次戰場。
此戰王賁連退代、燕兩軍,必能得重賞,再加上嬴成蟜對他的評價,王賁沒準就能升任上將軍。
已知王翦、蒙武皆已為上將軍,若是王賁亦為上將軍,那大秦上將軍的名額可就滿員了,他楊端和這輩子恐怕都沒指望了!
眼瞅著一員又一員比他孫子還年幼的後輩擢升高位,他的一生所求卻難得滿足,楊端和難免心生蕭瑟苦楚。
嬴成蟜卻皺眉道:“楊翁子何出此言?”
“於此戰,若非楊翁子在平原津給了齊國莫大壓力,逼迫齊國在已經調遣大量將士加入聯軍的情況下不得不又抽調國內守軍馳援高唐一線,齊國內部怎會那般空虛?”
“若非齊國內部那般空虛,本將又如何能不戰而逼降齊王?”
王賁也認同頷首道:“若非主帥不戰而逼降齊王,代國怎會為了奪取齊國將士而撕毀代、燕之盟,收兵退走?”
“若非代國撕毀了代、燕之盟,燕軍又怎會不戰而逃?”
“是故,本將以為我軍之所以能取得諸多大勝,皆是楊翁子之功也!”
楊端和懵了:“主帥、王將軍怎能如此言說!”
本將在平原津摸了半晌的魚,結果你們卻對本將說,本將才是此戰首功?
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嬴成蟜認真的看著楊端和道:“軍功乃是國之重也,本將豈敢兒戲?”
“本將令楊翁子前往平原津之際,便對楊翁子言說平原津之戰乃是我軍勝敗之關鍵!楊翁子若能全將令,必當為此戰首功也!”
“楊翁子難道都忘了嗎?”
王賁也附和道:“楊翁子著實過謙矣!”
“楊翁子所為實乃末將能勝之根基所在!”
“只要楊翁子好生思慮一番,便可知主帥並本將所言皆是正理!”
王賁竭力扯出一臉羨慕的表情說:“這可是滅齊退燕之大功!”
“若非本將是打心眼兒裡認定了此戰首功乃是楊翁子,本將怎會甘心讓出功勞?”
“本將必竭力與楊翁子奪之!”
“楊翁子著實羨煞本將也!”
楊端和的思路被嬴成蟜和王賁帶偏了。
主帥和王副將的邏輯,好像沒問題啊!
西板峪之戰後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其源頭不正是本將在平原津的活動迫得齊國不得不抽調國中守備力量儘可能馳援高唐一線嗎?
更重要的是,正如王賁所言那般,這可是滅齊退燕的大功勞!
若非王賁爭不過本將,正常人怎會將此功讓給別人!
楊端和臉色潮紅,震驚、雀躍又有些失神的喃喃:“如此說來,本將果真為此戰首功耶?”
額的四方天帝啊!
現在這年頭得首功、大功這麼容易的嗎?
本將征戰沙場幾十年,真沒見過這麼易得的軍功!